
张勇传院士195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水动专业;水利电力科学家,我国水库运行优化调度和管理的主要开拓者; 1997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文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主持多项重点科技开发与攻关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1项,获部、省级一、二等奖10项。
受张长宽校长委托,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唐洪武院长陪同张勇传院士参观了水利水电综合实践教学中心等实验室。参观中张院士对河海大学的教学科研设施及能力给予很高评价。随后张院士及陪同其来访的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院长周建中教授与我校部分教师举行了学术交流座谈会,会上张院士、周建中教授介绍了华中科大的师资、设备、办学模式以及其数字化与水电学院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指出进行学科交叉是科学研究的有效途径,使广大教师受益很大。同时也对河海大学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与祝贺,愿与河海一道为祖国的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进行更广泛的交流接触。
晚上,张院士不辞辛劳,又为广大研究生作了题为《人生与自信》的报告。71岁高龄的张勇传院士精神抖擞,笑容满面。他不用讲稿,以亲身的经历,加上古今中外的实例,激励年轻人以饱满的热情,奋发努力,甘于奉献,在实践个人人生价值的道路上努力实现社会价值。在报告中,张院士旁征博引,诙谐幽默,从知(识)到智(慧),由(人)材到(人)才,使同学的思想受到良多启发,报告中不断发出热烈的掌声。
张勇传简介
张勇传,男,汉族,1935年3月生于河南省南阳市;水利电力科学家,我国水库运行优化调度和管理的主要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运筹学学会和国际管理科学学会会员;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文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一大批学士、硕士、博士,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三等奖和部省级一、二等奖共11项,出版著作十一种,发表论文150余篇,被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张勇传院士长期从事水电能源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水电能源、规划决策、运行调度和计算器实时控制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新开拓,首创和建立了多项新理论。曾主持多项重点科技开发与攻关项目(包括两项中―欧能源合作研究项目),他主持和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水电站优化调度,率先将水电能源理论、优化理论、控制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不确定性理论以及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分析、混沌动力学等技术进行综合交叉。他提出数字流域的崭新概念并着手研究。
主要贡献:
首次提出的凸动态规划和水调对策论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首次提出的传递相关概念及相应的判别准则以及RBSI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库群优化的“维灾”难题;
首次提出的隐随机决策模式、洪水分型和分型归纳演绎预报模式,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
将水库运行基础理论与优化理论、控制理论、不确定性理论以及AI、ANN、GA、Puzzy技术进行综合交叉研究和应用,为现代水库运行理论的创立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