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投入河海文化建设

  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不仅需要强大的教学科研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支撑力量。不久前,学校党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这是学校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重大步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全体师生员工应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的部署和要求上来,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以实际行动努力开创学校文化建设新局面,面向百年校庆,建设文化河海。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投入学校文化建设,是实现我校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血脉,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是学校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河海大学作为一所以水利为特色的高等学府,要在新一轮大学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强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河海大学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栉风沐雨,已走过了近百年的辉煌历程。长期以来,学校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水利精神,熔铸形成以水文化为特色的河海文化,为学校人才辈出、学术繁荣、特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和信念支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激励和滋润着一代代河海人奋力前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切实把文化大发展做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紧跟当今文化发展新趋势,满足师生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建设软实力,在文化强校建设上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投入学校文化建设,就要不断探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善于创新,敢于突破,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以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
  一是以实施精神文化熔铸工程为核心,包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总结凝炼并大力弘扬河海精神、不断深入挖掘和研究河海校史、深入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全面开展校友文化建设等;二是以实施制度文化实施工程为保障,包括积极探索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修订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等;三是以实施行为文化提升工程为基础,包括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师德教风建设、加强管理文化建设等;四是以实施环境文化建设工程为载体,包括大力加强学术环境建设、全面开展文化设施建设、高度重视文化阵地建设、切实做好文化景观建设等;五是以实施“水文化”品牌打造工程为特色,包括建立以“水文化”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打造以“水文化”为中心的特色教育场馆、制定以“水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建设计划等;六是以实施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工程为支持,包括加强自然科学文化队伍建设和社会科学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文科专业在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四校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用、积极鼓励校内优秀文化人才走出校门国门等。在“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在“凝练特色、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在“构筑阵地、完善途径”上下功夫,在“创新载体、丰富形式”上下功夫,在“加大投入、完善保障”上下功夫,努力探索推动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投入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广大师生员工中牢固树立对学校的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意识,自觉投入文化建设的热潮。
  文化建设,既是一项涉及全校的整体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广大师生员工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和改进文化工作,真正把文化建设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一并研究部署、一并组织实施。广大师生员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河海文化的发展壮大,需要每一代河海人的永续传承、接力推进。每一位师生员工都应当自觉成为学校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和创造者。这种责任担当,是一种传承创新河海优秀文化的责任担当,是一种用先进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责任担当,是一种全体师生员工凝聚智慧推动学校文化发展,并将其逐步融入内化成一种精神追求和行动力量的责任担当。我们要以面向百年校庆,建设文化河海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校文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创造蕴藉河海风格,饱含河海气派的河海文化,推动学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奋力实现河海在文化发展上的新跨越。
  学校文化建设已经翻开崭新的篇章。在新的起点,全体河海人要满怀激情,乘势而上,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精神和具有河海大学特色的大学文化,在文化建设与发展愿景的融合中闪烁异彩,在历史回响与时代强音的对接中激荡力量,让“河风海韵”在新时期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文化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