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教育部简报2011年第31期刊发《河海大学组织开展“百团行动”服务基层水利建设》,对我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组织开展“百团行动”服务基层水利建设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河海大学组织开展“百团行动”服务基层水利建设
河海大学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的全国重点高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学校认真学习,积极响应,充分发挥水利行业特色优势,紧紧围绕水利改革发展的新要求,针对当前基层水利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组织100个左右由教授、博士为主组成的服务团(简称“百团行动”),深入农村基层水利建设第一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把服务国家水利建设事业作为首要任务,为国家培养了十多万高素质水利水电专业人才,成为水利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尤其是近年来,学校水利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水利基层一线工作的有65%以上,为祖国水利事业贡献聪明才智。学校还以全球水循环与国家水安全国家优势学科平台为依托,积极参与了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葛洲坝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南水北调工程、太湖治理、苏通大桥、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节水灌溉、洪涝灾害治理等,为祖国水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一号文件颁布后,各级地方政府、基层水利部门和人民群众热情高涨,群情振奋,热切期盼文件的贯彻落实能带来水利条件的根本改善,热切期盼在水利事业大发展的过程中建功立业,建设美好家园。在此背景下,河海大学明确提出,组织师生深入基层水利建设第一线,了解水利发展现状,摸准水利建设的实际问题与困难,着力提高基层单位科学治水科学用水的能力,着力提高科技攻关与技术开发的实效性,着力培养应用型水利人才,着力增强广大师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既是学校的责任所在优势所在,也是实现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为此,学校决定组织100个左右由教授、博士为主组成的服务团,到基层水利部门、工程现场和田间地头,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开展政策与技术咨询,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通过深入基层,了解地方需求,摸清农村水利建设现状,为解决水利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献计献策。
2月24日,“百团行动”计划开始实施。首批专家服务团由校领导带队,分赴苏南常州市、张家港市、苏中靖江市、苏北盐城市和灌南县,深入调研与服务。服务团实地考察调研了上述市县基层水利单位、重点企业、水利工程等,详细了解当地水利建设情况,并就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共同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等进行座谈交流。学校与这些市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政策咨询等方面初步达成了服务意向,通过科技与政策咨询、开展合作研究与社会实践活动,协助基层组织解决水利建设中面临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难题。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短期培训班、课程进修班、工程硕士班、MBA、MPA等多种形式,帮助基层工作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科学研究方面,为当地水利规划、水利工程管理、河道整治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信息化建设等提供技术服务;在政策咨询方面,为水利建设投融资机制研究、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水价改革等提供智力支持;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基层水利站人才短缺、农村水利投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服务团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当地政府、基层水利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为深入推进“百团行动”,学校在认真总结首批服务团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了下一步工作计划。3月中旬再组织13个服务团赴江苏80%以上县水利局、大型水利设施管理单位;5-6月份组织部分服务团赴广东、江西、吉林、云南、甘肃等省基层水利单位;7-8月份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分赴全国基层水利单位开展调研服务;9-10月份选择两三个省再做重点调研。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和梳理当地在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加固、水环境污染、水利人才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
河海大学组织开展“百团行动”服务基层水利建设
河海大学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的全国重点高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学校认真学习,积极响应,充分发挥水利行业特色优势,紧紧围绕水利改革发展的新要求,针对当前基层水利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组织100个左右由教授、博士为主组成的服务团(简称“百团行动”),深入农村基层水利建设第一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把服务国家水利建设事业作为首要任务,为国家培养了十多万高素质水利水电专业人才,成为水利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尤其是近年来,学校水利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水利基层一线工作的有65%以上,为祖国水利事业贡献聪明才智。学校还以全球水循环与国家水安全国家优势学科平台为依托,积极参与了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葛洲坝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南水北调工程、太湖治理、苏通大桥、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节水灌溉、洪涝灾害治理等,为祖国水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一号文件颁布后,各级地方政府、基层水利部门和人民群众热情高涨,群情振奋,热切期盼文件的贯彻落实能带来水利条件的根本改善,热切期盼在水利事业大发展的过程中建功立业,建设美好家园。在此背景下,河海大学明确提出,组织师生深入基层水利建设第一线,了解水利发展现状,摸准水利建设的实际问题与困难,着力提高基层单位科学治水科学用水的能力,着力提高科技攻关与技术开发的实效性,着力培养应用型水利人才,着力增强广大师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既是学校的责任所在优势所在,也是实现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为此,学校决定组织100个左右由教授、博士为主组成的服务团,到基层水利部门、工程现场和田间地头,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开展政策与技术咨询,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通过深入基层,了解地方需求,摸清农村水利建设现状,为解决水利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献计献策。
2月24日,“百团行动”计划开始实施。首批专家服务团由校领导带队,分赴苏南常州市、张家港市、苏中靖江市、苏北盐城市和灌南县,深入调研与服务。服务团实地考察调研了上述市县基层水利单位、重点企业、水利工程等,详细了解当地水利建设情况,并就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共同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等进行座谈交流。学校与这些市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政策咨询等方面初步达成了服务意向,通过科技与政策咨询、开展合作研究与社会实践活动,协助基层组织解决水利建设中面临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难题。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短期培训班、课程进修班、工程硕士班、MBA、MPA等多种形式,帮助基层工作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科学研究方面,为当地水利规划、水利工程管理、河道整治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信息化建设等提供技术服务;在政策咨询方面,为水利建设投融资机制研究、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水价改革等提供智力支持;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基层水利站人才短缺、农村水利投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服务团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当地政府、基层水利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为深入推进“百团行动”,学校在认真总结首批服务团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了下一步工作计划。3月中旬再组织13个服务团赴江苏80%以上县水利局、大型水利设施管理单位;5-6月份组织部分服务团赴广东、江西、吉林、云南、甘肃等省基层水利单位;7-8月份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分赴全国基层水利单位开展调研服务;9-10月份选择两三个省再做重点调研。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和梳理当地在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加固、水环境污染、水利人才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