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河海大学主持的“水文循环大气―陆面过程模拟及应用”研究成果通过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组织的专家组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洪水预报技术进步具有开创性的作用,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水文循环大气-陆面过程模拟及应用”项目由我校陆桂华教授为主的学术团队联合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等单位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948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完成,以延长流域洪水预报预见期为主要目标,突破了以陆面过程为主的传统水文预报方法,创建了基于水文循环大气―陆面过程全要素耦合模拟的实时洪水预报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为增长洪水预报预见期提出了新的途径。研究成果已在淮河流域防汛实践中应用,洪水预报预见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72小时以上,并达到水文预报精度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
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陈志恺院士担任主任,中国科学院薛禹群院士、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担任副主任。
“水文循环大气-陆面过程模拟及应用”项目由我校陆桂华教授为主的学术团队联合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等单位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948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完成,以延长流域洪水预报预见期为主要目标,突破了以陆面过程为主的传统水文预报方法,创建了基于水文循环大气―陆面过程全要素耦合模拟的实时洪水预报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为增长洪水预报预见期提出了新的途径。研究成果已在淮河流域防汛实践中应用,洪水预报预见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72小时以上,并达到水文预报精度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
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陈志恺院士担任主任,中国科学院薛禹群院士、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担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