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中国水利报》以《突出特色 服务水利――河海大学师生畅谈学习中央一号文件体会》为题,对我校师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情况进行了报道,现全文转载如下:
突出特色 服务水利
――河海大学师生畅谈学习中央一号文件体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后,河海大学干部师生通过多种形式及时进行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大家既深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纷纷表示要结合自身岗位,为把河海大学建成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接水利新发展 提升办学新水平
河海大学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传达学习文件精神,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学校的发展要与水利事业的发展高度对接,一是要准确把握新时期水利的战略定位,找准学校在这轮水利大发展中的定位,努力提高学校在水利行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是要准确把握制约水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准确把握加快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主动与水利行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为水利事业的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校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朱拓教授指出,今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出台的第一个水利综合性政策文件,要把学习一号文件作为今年学校贯穿始终的中心工作,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切实落实文件精神。
“作为全国唯一以水利为特色的重点高校,中央一号文件既是加快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的号角,也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绝好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高度对接水利事业的发展,乘势而上。”校长、博士生导师王乘教授说。
“水利事业的发展,关键还在人才,作为传统水利高校,我们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适应当代水利建设及管理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全国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武清玺教授说。
河海大学召开人才培养适应水利大发展研讨会,就教育教学系统如何实现学校发展与水利事业发展的高度对接、为国家培养更多一流的水利人才进行研讨。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设想,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锻炼,继续保持水文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工程等传统特色专业的领军地位,培养水利创新人才;在土木、环境、力学等工科专业教学中强化水利相关性,增加涉水课程和研究方向,体现河海特色;重视数学、物理类公共课程基础性作用,开设水利基础知识和水文化选修课,培养非水利专业学生的水利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强化英语、法学专业教育,提高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法治意识,培养国际化的水利人才等。
瞄准水利科技发展方向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河海大学还召开科技创新适应水利大发展研讨会,就如何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行研讨。
会议认为,中央一号文件就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水利科技也将进入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河海大学因水而生,水利事业的大发展必将促进学校事业大发展,要抓住“十二五”我国水利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总结梳理水利科技进展和成效,做好下阶段工作。
防洪及水资源规划研究专家、发展规划处处长、博士生导师董增川教授说,要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对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以及今年的工作计划,作进一步补充完善,抓紧细化具体方案和配套措施,为水利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支持与保障。
“近年来极端气候和洪旱灾害频繁发生,一号文件提出10年投入4万亿元,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作为水利科技工作者,既备受鼓舞,又倍感责任重大。”主要从事缺水条件下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的专家、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彭世彰教授说。
从事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等方面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专家、环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超教授说,一号文件首次明确了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其中之一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同时明确县级以上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将水环境保护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让我们大大增强了治理好水环境的信心。
勤奋学习 扎根水利
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让身为水利最高学府的河海学子们也心情振奋,为学习水利专业感到自豪!
水文水资源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邵伟说:“今年就要研究生毕业了,我将把水文模型研究领域作为未来就业和发展的首选!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方面投身于水文站网的建设与基础数据采集整理工作中,为水资源规划管理及水灾害预报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及工作技能,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防洪减灾及水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水文水资源学院生态水利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袁锦秀说:“作为一名生态水利学专业的研究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曾经参与的课题研究,我深刻认识到当前水利事业不仅要建设和发展水利,更要从生态方面做好水利工程的影响评价以及相关的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汤梁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建设,作为本科学习农田水利工程、研究生攻读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倍受鼓舞。我们不光要学习好水利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其他学科的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突出特色 服务水利
――河海大学师生畅谈学习中央一号文件体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后,河海大学干部师生通过多种形式及时进行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大家既深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纷纷表示要结合自身岗位,为把河海大学建成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接水利新发展 提升办学新水平
河海大学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传达学习文件精神,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学校的发展要与水利事业的发展高度对接,一是要准确把握新时期水利的战略定位,找准学校在这轮水利大发展中的定位,努力提高学校在水利行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是要准确把握制约水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准确把握加快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主动与水利行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为水利事业的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校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朱拓教授指出,今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出台的第一个水利综合性政策文件,要把学习一号文件作为今年学校贯穿始终的中心工作,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切实落实文件精神。
“作为全国唯一以水利为特色的重点高校,中央一号文件既是加快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的号角,也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绝好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高度对接水利事业的发展,乘势而上。”校长、博士生导师王乘教授说。
“水利事业的发展,关键还在人才,作为传统水利高校,我们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适应当代水利建设及管理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全国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武清玺教授说。
河海大学召开人才培养适应水利大发展研讨会,就教育教学系统如何实现学校发展与水利事业发展的高度对接、为国家培养更多一流的水利人才进行研讨。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设想,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锻炼,继续保持水文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工程等传统特色专业的领军地位,培养水利创新人才;在土木、环境、力学等工科专业教学中强化水利相关性,增加涉水课程和研究方向,体现河海特色;重视数学、物理类公共课程基础性作用,开设水利基础知识和水文化选修课,培养非水利专业学生的水利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强化英语、法学专业教育,提高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法治意识,培养国际化的水利人才等。
瞄准水利科技发展方向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河海大学还召开科技创新适应水利大发展研讨会,就如何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行研讨。
会议认为,中央一号文件就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水利科技也将进入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河海大学因水而生,水利事业的大发展必将促进学校事业大发展,要抓住“十二五”我国水利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总结梳理水利科技进展和成效,做好下阶段工作。
防洪及水资源规划研究专家、发展规划处处长、博士生导师董增川教授说,要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对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以及今年的工作计划,作进一步补充完善,抓紧细化具体方案和配套措施,为水利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支持与保障。
“近年来极端气候和洪旱灾害频繁发生,一号文件提出10年投入4万亿元,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作为水利科技工作者,既备受鼓舞,又倍感责任重大。”主要从事缺水条件下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的专家、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彭世彰教授说。
从事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等方面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专家、环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超教授说,一号文件首次明确了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其中之一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同时明确县级以上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将水环境保护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让我们大大增强了治理好水环境的信心。
勤奋学习 扎根水利
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让身为水利最高学府的河海学子们也心情振奋,为学习水利专业感到自豪!
水文水资源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邵伟说:“今年就要研究生毕业了,我将把水文模型研究领域作为未来就业和发展的首选!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方面投身于水文站网的建设与基础数据采集整理工作中,为水资源规划管理及水灾害预报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及工作技能,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防洪减灾及水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水文水资源学院生态水利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袁锦秀说:“作为一名生态水利学专业的研究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曾经参与的课题研究,我深刻认识到当前水利事业不仅要建设和发展水利,更要从生态方面做好水利工程的影响评价以及相关的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汤梁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建设,作为本科学习农田水利工程、研究生攻读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倍受鼓舞。我们不光要学习好水利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其他学科的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