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再获一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近日,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批准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决定》,正式批准100篇学位论文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34篇学位论文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河海大学陆桂华教授指导、吴志勇博士完成的学位论文《定量降雨与实时洪水预报研究》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刘汉龙教授指导、陈育民博士完成的学位论文《砂土液化后流动大变形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彭世彰教授指导、徐俊增博士完成的学位论文《节水控制灌溉水稻生理生长响应机理研究》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定量降雨与实时洪水预报研究》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种应用程序,开发了基于定量降雨预报的实时洪水预报系统,实现了降雨预报和洪水预报的全自动运行,对流域暴雨特别是梅雨期强降雨的分布与结构及暴雨中心位置与强度均能获得较高的预报精度,从而增加了洪水预报的预见期,保证了洪水预报精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河海大学高度重视博士生培养工作,近年来围绕“抓质量、上水平”,实施了校外与科研建设单位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校内聘请研究生培养督导和加大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力度等一系列措施。自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开展以来,河海大学已获3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4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索丽生教授指导、彭世彰博士完成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研究》和任青文教授指导、曹茂森博士完成的《基于动力指纹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特征提取与辨识》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王超教授指导、王沛芳博士完成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模式研究》和汪德��教授指导、赖锡军博士完成的《温盐分层流的非结构网格数值模拟》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