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校强校 人才是关键

  前不久,我校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会议围绕“落实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主题,就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部署,明确了学校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重大政策措施。这对于加快推进学校人才事业发展,促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开创学校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兴校强校,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进程中,惟有人力资源是永不枯竭的资源,惟有人才优势是最可依靠的优势,唯有人才是学校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在风雨砥砺的“老河海”时期,还是在含英吐华之“华水”时期,一系列辉煌成绩的取得都与学校各类人才的贡献分不开。近年来学校事业蓬勃发展,获准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推动部部共建、部省共建学校协议签订,主持国家“973”、“863”计划项目等。这些成绩的取得,表明了学校已有一批拔尖人才。以吴中如院士、顾冲时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水利工程健康诊断与综合整治团队,以王超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方面研究团队等等。正是有了这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学校才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铸造新的辉煌。学校发展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学校人才济济、朝气蓬勃,什么时候学校发展就快、学校发展就好。
  跨越发展,人才优先是关键。增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增强人才的综合实力;构筑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才的战略优势。我们要以坚定的步伐、积极的态度、扎实的举措、务实的作风加快构建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努力做到四个优先:一是优先增加人才投入。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更加重视招才引智,设立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的专项资金,大幅度增加人才投入。二是优先统筹人才队伍。要下大气力培养和引进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并将此作为学校人才工作的头等大事、长久之计。要在各个岗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努力营造每个岗位都需要人才,每个人都可以成才的大人才工作格局。三是优先开发人才资源。要把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于人才工作始终,给德才兼备的人压担子,给实绩突出的人搭台子,给群众公认的人铺路子,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涌现。四是优先完善人才环境。全面强化各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措施,做到专职负责、专项跟进、专人落实,切实做好一条龙服务。要在校内营造一个人人想干事,人人想出成绩,适合于各类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激发创造活力,坚持科学的人才观。“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全国教育、科技、人才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学校在人才工作中必须深入思考、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科学的人才观,就是要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让每个人的心智健康成长,让每个人的潜质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科学培养人才,广泛集聚人才,用好用活人才,需要创新人才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一要用宽广的胸襟选拔和使用人才。坚持公正平等、竞争选优的选人用人原则。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思路。善于发现人才、识别人才,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做到量才施用。二要用创新的机制锻炼和成就人才。要为各类人才提供锻炼成才的机会。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要有计划地培养人才。要关注人才的最佳成长期,及时发现、大胆起用优秀人才,做到用当其时;在人才成长的黄金期,搭建平台,助推助跑,为他们提供成长成才的机会。
  营造良好环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学校各级党组织肩负着重大责任。党管人才,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重点是要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和营造环境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部门顺利完成学校人才事业各项工作任务。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各级党组织要做到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爱人才做到政治上爱护,生活上关心,事业上帮助;兴人才做到发掘人才,依靠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聚人才做到营造环境,创造条件,积聚力量,形成核心。
  人才兴,河海兴;人才强,河海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委对人才培养的思路和要求上来,人人都来关心人才,人人都来参与人才培养,支持、鼓舞和激励各类人才各尽所能、各展其长,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努力开创我校人才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