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于近期开展了新一轮处级干部选聘工作。在校党委的周密组织和广大干部、教职员工的热情支持与积极参与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这次处级干部选聘工作是在进一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选聘工作的目标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结构合理的处级干部队伍。选聘工作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公开竞聘和组织选任相结合。目前222名处级干部已全部到岗,开始了新的三年任期的工作;另有28人因年龄等原因转任调研员等非领导职务。
已上岗的222名处级干部中,正处职干部87人(其中新提拔23人),副处职干部135人(其中新提拔25人);具有正高职称82人,副高职称62人,中级以下职称78人,分别占37%、28%和35%;51岁以上38人,41至50岁122人,31至40岁59人,30岁以下3人,分别占17%、55%、27%和1%;男性173人,女性49人,分别占78%和22%;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29人,占13%。
本次选聘工作有三个亮点,一是选人用人的民主程度高,二是教职工的参与热情高,三是续任干部的岗位交流比例高。校党委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学校有关规定,建立了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与民主测评结果,广开举贤荐能之路;健全干部考察制度,完善考察标准,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实行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和差额考察;扩大党内民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首次实行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的拟任人选再提交党委全委会票决,半数以上委员同意方能生效。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选聘工作,有1099人参与推荐,365人自荐;74人参加学院院长、副院长竞聘演讲;54人参加专职党政管理正处职竞聘演讲;90人参加专职党政管理副处职竞聘笔试,首次实行由省委组织部出题、阅卷和评分,46人参加面试。聘任中加强了续任干部的岗位交流,在一个岗位任职两届的干部原则上都进行了换岗,现职干部中有三分之二以上进行了岗位交流,其中跨度较大的有党群与行政部门交流25人,机关与学院交流35人,校本部与常州校区交流9人。
这次处级干部选聘工作是在进一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选聘工作的目标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结构合理的处级干部队伍。选聘工作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公开竞聘和组织选任相结合。目前222名处级干部已全部到岗,开始了新的三年任期的工作;另有28人因年龄等原因转任调研员等非领导职务。
已上岗的222名处级干部中,正处职干部87人(其中新提拔23人),副处职干部135人(其中新提拔25人);具有正高职称82人,副高职称62人,中级以下职称78人,分别占37%、28%和35%;51岁以上38人,41至50岁122人,31至40岁59人,30岁以下3人,分别占17%、55%、27%和1%;男性173人,女性49人,分别占78%和22%;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29人,占13%。
本次选聘工作有三个亮点,一是选人用人的民主程度高,二是教职工的参与热情高,三是续任干部的岗位交流比例高。校党委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学校有关规定,建立了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与民主测评结果,广开举贤荐能之路;健全干部考察制度,完善考察标准,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实行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和差额考察;扩大党内民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首次实行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的拟任人选再提交党委全委会票决,半数以上委员同意方能生效。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选聘工作,有1099人参与推荐,365人自荐;74人参加学院院长、副院长竞聘演讲;54人参加专职党政管理正处职竞聘演讲;90人参加专职党政管理副处职竞聘笔试,首次实行由省委组织部出题、阅卷和评分,46人参加面试。聘任中加强了续任干部的岗位交流,在一个岗位任职两届的干部原则上都进行了换岗,现职干部中有三分之二以上进行了岗位交流,其中跨度较大的有党群与行政部门交流25人,机关与学院交流35人,校本部与常州校区交流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