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前在杭州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验收会,对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项目进行结题验收评议。由河海大学徐卫亚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岩石高边坡失稳的大型滑坡预警和防治”(50539110)和任青文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复杂条件下高拱坝的失效破坏机理和安全评估”(50539030)通过项目结题验收,综合评议均为优秀。
徐卫亚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岩石高边坡失稳的大型滑坡预警和防治”,经过四年的研究,针对高边坡工程监测技术和监控体系,高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和健康诊断理论,高边坡监测资料的分析和数据挖掘,监测模型研究,边坡反演及反馈分析,预警体系及高边坡防治机理和技术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5 部(其中英文学术专著1部),发表172 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检索论文18篇、EI检索论文102篇。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省(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 项 ;获省(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申报发明专利 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件。依托基金培养毕业博士生22 名,培养硕士生19 名,培养博士后 3名。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篇。
任青文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复杂条件下高拱坝的失效破坏机理和安全评估”,通过四年的努力,从材料和结构两个层次研究了高拱坝的破坏机理,锦屏高拱坝的失效破坏过程、特征和整体安全度,以及高拱坝的失效途径和破坏模式。发展了高拱坝失效破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锦屏高拱坝的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检索27篇,EI检索81篇。获得软件著作权2件。依托基金培养毕业博士生10 名,培养硕士生21 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
徐卫亚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岩石高边坡失稳的大型滑坡预警和防治”,经过四年的研究,针对高边坡工程监测技术和监控体系,高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和健康诊断理论,高边坡监测资料的分析和数据挖掘,监测模型研究,边坡反演及反馈分析,预警体系及高边坡防治机理和技术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5 部(其中英文学术专著1部),发表172 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检索论文18篇、EI检索论文102篇。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省(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 项 ;获省(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申报发明专利 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件。依托基金培养毕业博士生22 名,培养硕士生19 名,培养博士后 3名。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篇。
任青文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复杂条件下高拱坝的失效破坏机理和安全评估”,通过四年的努力,从材料和结构两个层次研究了高拱坝的破坏机理,锦屏高拱坝的失效破坏过程、特征和整体安全度,以及高拱坝的失效途径和破坏模式。发展了高拱坝失效破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锦屏高拱坝的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检索27篇,EI检索81篇。获得软件著作权2件。依托基金培养毕业博士生10 名,培养硕士生21 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