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中国教育报》第五版以《青春梦想无限好,正是展翅高飞时――记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先进个人辛明伦》为题,对我校2008届毕业生的创业富民事迹进行了报道,现全文转载如下:
青春梦想无限好,正是展翅高飞时
――记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先进个人辛明伦
他说,能奔向农村,投身基层,服务三农,改善农村的面貌,是他的梦想,也带给他一种成就感。
他说,他的村官创业之路吸引了很多媒体的注意力,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村官,这是他感觉很骄傲的一件事。
他是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差田村主任助理,是南京新广天劳务服务公司创办人,是荣获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先进个人的南京市首位创业大学生村官。他就是河海大学2008届毕业生辛明伦。
2008年的7月18日对于辛明伦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他代表南京市120名大学生村官从罗志军省长手中接过大学生村官壮行旗,斗志昂扬地踏上了追逐梦想的征程。
理性应对落差主动出击
“报名参加村官选拔,就是想奔向农村,投身基层,服务三农,改善农村的面貌。来到这里我有一种归属感,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他是瞒着父母,在周围人不理解的目光中做着这一切的。但这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深知自己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并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但是,刚到村的时候,村民都对这个年轻人抱着观望的态度,辛明伦感到有些紧张。更让他感觉沮丧的是工作的安排,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负责村里的普法台账,这件琐碎的事情与他 “帮助村民致富”的理想有着很大的反差。辛明伦意识到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他开始思考主动出击的办法。
江浦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袁婷也适时地给大学生村官布置了一个任务,要他们拿着村的地图,调查村的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他意识到,短期内把自己满脑子的想法都付诸实践是不现实的,必须从最基本的做起,从了解农村的环境、融入其中做起,“村官的生命力在群众中间、在田间地头”。辛明伦就这样及时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调整了行动了步伐。
经过一个月的调研和走访,辛明伦逐渐地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村民也慢慢发现小辛是个很容易接近的大学生,人热心实在,办事讲方法,很牢靠!后来,村里安排辛明伦工作逐渐多起来了,普法教育、档案归档、远程教育、信息上报、筹建农家书屋……他来到村中,给村委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差田村落后的状况在逐渐改变。
开辟新路带领村民致富
他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多方面的肯定。正如袁婷所言,他思想活跃,总是在思考着群众的问题,他富有同情心,对基层充满感情。这个年轻村官并不满足于自己已经为差田村村民们做的这些事。受苏北大学生村官创业案例的启发,他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创业来带动全村群众增收致富。
在他敏锐地觉察到村级道路维护是一个可以开发的市场后,他即刻起草创业计划书,向领导汇报计划,邀请专家评估。创业项目得到了浦口区委组织部、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2009年4月17日,由他担任CEO的南京新广天劳务服务公司揭牌成立。“新广天”取“新农村是广阔天地”之意。公司把带动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公司招募的员工全部为村里贫困户,“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辛明伦说。
公司主要通过承包农村道路保洁任务,引导低收入农民就业,增加困难家庭收入。目前,已经与江浦街道7家村委会及居委会签约,业务总额已达25万元,带动了村里30来名困难群众就业,年人均增收约3000元。辛明伦向村民承诺,他本人不从公司领取一分钱报酬,全部利润用于村子的条件改善和公司事业发展,他还将参加“江苏省青年创业项目大赛”获奖的两万元奖励捐献出来。
探索更多可复制创业模式
作为公司的创办人,辛明伦还有自己更深的思索,他要探索经济发达地区村官创业模式和经济薄弱村寻求新发展的模式。他说,江浦街道是江北新城建设的承载区,有巨大的基础设施维护市场。他还有和企业联系的想法,尝试着拓展业务范围,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服务。
辛明伦在博客文章《大学生村官创业需要感性,也需要理性》中说,“理性的思考是找准目标定位的关键,感性的闯劲是取得突破的钥匙”,要充分分析创业成本、目的和条件,注重理性和感性结合。他在创业过程中一直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摸清自身优势。比如调查清楚差田村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以及怎样利用这些劳动力来改善经济状况成为了辛明伦思索的重点。同时他注重目标定位,发挥资源优势,借鉴他人经验,大胆激发创意。“新广天”的成立,正是一家保洁公司的事迹激发的灵感。“而我只是发现了这其中潜在的市场,这也许是我与人不同的地方。”
不过,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他却不无担忧。他说,虽然自己成立了公司,但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还只是持一种观望的态度,而媒体的宣传报道就接踵而至。正因为如此,“新广天”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关系到他个人事业的成败,更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这让这个南京市首位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感到了肩负的重任。
让人欣喜的是,目前“新广天”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不仅差田村,周边村也纷纷投入到这一项目中来。这更加坚定了辛明伦的信心。他说:“我希望通过自己实验性的尝试闯出一条路来,以便更多的农村进入这一模式。”他觉得自己的创业是可复制的,可推广的。他开展的是道路养护服务,其它大学生村官也可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进军服务业,例如办物业公司等,让大学生村官在基层都能实现带领群众致富的梦想。
对这个不断追逐梦想的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创业起步只是他村官工作的一部分。他正用智慧和激情打开工作的局面,在村官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我们坚信,在农村这片肥沃而广阔的天地里,携着梦想自由地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