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第208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河海大学召开

  由中国科协主办,河海大学承办的中国科协第208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12月25至27日在河海大学召开,论坛主题为“河口海岸泥沙运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响应关系”。河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50多位青年科学家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还得到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海洋学报、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等单位大力支持。
  论坛为期三天,论坛执行主席分别为河海大学李瑞杰教授、江苏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盛建明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王厚杰教授和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罗锋博士。
  随着2009年7个区域规划获国务院的批复,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已逐渐成型。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均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在我国区域经济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家需求带来的高强度开发强烈干预了河口海岸泥沙的输运,流域和沿岸人类活动显著增强,资源环境开发强度提高,导致的河口海岸环境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效应密切交织。一方面,沿岸海域的大量工程建设显著改变了河口海岸的动力边界条件以及近岸海洋动力过程。另一方面,泥沙运动对河口海岸区域的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也有直接的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河口海岸的泥沙运动过程及机制,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关系,预测未来的环境演变趋势,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对促进我国河口海岸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次论坛,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青年专家们从不同的学科和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报告和交流,对河口海岸泥沙运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响应关系达成一些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