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河海大学隆重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副省长曹卫星、教育部办公厅主任牟阳春、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谢焕忠、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司长陈维嘉、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郭新立、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唐建、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省财政厅副厅长江建平、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朱拓教授、校长王乘教授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和江苏省罗志军省长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并作了重要讲话。他们充分肯定了河海大学的改革发展、服务社会所取得的成绩,并要求河海大学以这次部省共建协议的签订为契机,抓住机遇,科学发展,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不断的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创新实力,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好的为国家和江苏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宣读了共建协议。我校是继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之后的第四所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
“教育部 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协议”达成了五点意见。一是共建旨在促进河海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加快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步伐,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在水利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更好地为国家和江苏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通过共建,促使河海大学发挥长期形成的学科综合优势,在服务全国的同时,重点参与和服务江苏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并为提高江苏省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三是教育部在保证河海大学事业经费拨款正常增长的基础上,给予河海大学“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专项经费和政策支持,并积极倡导和支持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加大为江苏省提供优质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力度。四是江苏省将河海大学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列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项目,省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支持,具体数额视项目情况研究确定。同时,鼓励学校面向江苏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争取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和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的支持。五是建立共建的协商议事机制。为确保本协议的实施,由教育部和江苏省有关部门适时就有关问题进行研讨协商,检查督促共建事项的落实。
河海大学校长王乘代表学校感谢教育部与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对河海大学的大力支持,表示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与若干优势学科、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我校校领导郑大俊、鞠平、陈德奎、吴远、朱跃龙、王济干、唐洪武、李乃富、徐卫亚,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如和干部师生代表参加了签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