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江苏沿海发展 调研建港生态环境

  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快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的建设,优化城镇、农村和生态空间布局,集中布局临港产业,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产业和城市带。暑假期间,河海大学多支社会实践小分队赴具有后发优势的盐城大丰港开展考察调研活动。
  “大丰港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特色及其对沿海经济的影响调查研究”实践小分队与大丰港经济区管委会相关领导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大丰港的总体情况。大丰港位于江苏省沿海中部,与北边的连云港与南边的南通港并列为江苏沿海重点建设的三大港口,“十一五”末将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年吞吐能力可达1500万吨散杂货、30万标箱,而且其腹地广阔,可直接服务于苏中、苏北及皖北、豫南等中西部地区。目前,大丰港经济区正着力培植新能源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机械加工产业、木业加工产业四大产业链。队员们还走访了大丰赛诺制药有限公司和联合环境水处理(大丰)有限公司这两家投资数亿元的中外合资企业,就企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作进一步调研。
  “大丰港建设生态影响调研”实践小分队则侧重考察调研大丰港建设对滩涂渔业与生态物种的影响。大丰港所在的大丰市拥有亚洲最大的一片滩涂湿地,建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自然保护区,是中华麋鹿之乡,现有麋鹿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30%。港口是对外贸易往来的重要平台,但是港口建设也极易带来许多生态问题,如何能够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修建港口?能否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人类与自然和平共处?大丰港这样一个新兴港口是怎样的思路和举措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是小分队此次调研活动要了解和研究的问题。队员们参观考察了已经完成并投入运营的大丰港一期工程,查阅了有关资料,与港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考察了麋鹿生态保护区和渔业水域区,获得了大丰港区周边生态建设及绿色开发的相关资料,为后期调研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