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人水和谐理念 加强淡水资源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科技创新,服务水利”团队到达重庆巫县,开展了“关于三峡水库漂浮物分布和运移特性及治理的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先后前往重庆市巫山县环卫所、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及三峡大坝、长江委三峡水文局等单位参观调查,进行了专家讲座、座谈交流、现场实习和专题采访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从而对三峡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长江水文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在巫山县环卫所,同学们登上了清漂船,前往巫山小三峡,察看水面漂浮污染物的状况。在航行的过程中,观察记录下了水面上漂浮的污染物种类,其中成片的树木和枝叶是最主要的部分,还有一些则是从上游市、县随江水漂流下来的污染物;库区涨水期和长江汛期也是漂浮物的多发期,因这些时段水位增高,浸泡土壤,树枝树叶会随水流大量进入库区。积极参与清漂工作不仅成为同学们一次难得的实践体验,而且从中获得了许多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有用的专业知识。
  交通海洋学院“环境生态保护宣传实践服务团”前往浙江舟山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舟山淡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探索海岛淡水资源利用新模式。同学们参观考察了水利围垦局设计院、水务局节水办公室、大陆引水工程马目二级加压泵站、定海污水处理厂、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和岱山县绿源海水淡化公司等单位。
  在水利围垦局设计院,院长毛光明和总工程师钱德雪向同学们介绍了舟山本岛淡水资源分布和来源、地表河流径流量和年降雨量等情况,并提供了相关资料;
  在水务局节水办公室,同学们了解了大陆引水工程、海水淡化工程及污水处理工程的概况,并实地考察了部分项目;在绿源海水淡化公司,同学们参观了海水淡化的全过程,同时了解到该公司虽可日产淡水2500吨,但成本极其高昂,亏欠靠政府拨款资助,主要原因一是电能消耗大,二是大部分设备配件靠进口。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海岛淡水资源及利用与保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