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希望就在农村

  任杰是2007年江苏省选拔的1千余名大学生村官中的佼佼者,他现在的身份是江苏省沭阳县政协委员、沭阳县沭城镇叶庄村选任党支部副书记。去年底,县政协换届,到村任职不满半年的任杰高票当选政协委员;村党支部改选,任杰获得40多名党员全票通过任副书记,他对此的感悟是:“从委任到选任,意味着得到党员和老百姓的认可,责任更重,开展工作也更加无惧无畏”。
  出生于1985年的任杰来自革命老区贵州遵义仡佬族,2007年7月毕业于河海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时,任杰放弃了到外企工作的优厚条件,积极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号召,选择到农村基层任职,成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外地人,一名只有22岁的大学生,他严格要求自己,深入群众,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农村、服务人民的宗旨,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充分信任和认可。
  任杰任职的叶庄村在城郊结合部,辖区内新建了一个占地35万平方米的居住小区“美好家园”,是沭阳县规模最大的失地农民安置小区,共入住3千多户1万多人,小区内脏乱差情况严重,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而村干部都没有小区管理经验。村主要领导看任杰年轻、有知识、思维活跃,就安排他来负责小区管理。任杰以群众利益为导向,从制定小区物业管理制度入手,带领小区工作人员深入到居民家中进行调研,在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农村小区特色的物业管理制度。物业管理成本需要居民买单,“我发挥专业特长,做财务报表编制,进行财务分析,把不必要的成本砍掉,设计一个成本最小化的物业管理制度”,任杰说,因此制度设计将物业管理办公室和叶庄村“两委”合署办公,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人员调配机制,以节约管理成本。在任杰看来,物业管理实际上就是村集体企业,必须通过制度来规避可能发生的村干部以权谋私行为,因此他制定的物业管理制度一条线管内部人员,如保洁、保安、维修人员的职责和财务、收费、监督的规章等;另一条线管外部人员,如居民公约、居民须知、物业管理合同、装修管理规定、公共环境管理规定、消防管理规定和摊点管理办法等。
  任杰将服务理念带进村委会,给管理团队设计的工作方针是“人性化、制度化、便捷化”,对居民不称“管理”而称“服务”。任杰还将“信息化管理”带入村委会,将居民的房号、家中主要人员、就业状况、是否有留守儿童或老人、是否有残疾人、是否享受低保以及低保账户等信息一一入库,然后分析归类,提供针对性服务。为了解居民对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任杰每天都早早来到小区,在检查小区卫生等有关情况的同时,进一步倾听居民呼声,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居民提供一个卫生、舒心、满意的生活环境。同时,为了使居民的生活行为规范化,任杰在村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招标宣传页面等形式,筹集到3万多元印刷费,将相关制度和规定编印成通俗易懂的《小区居民手册》,分发给居民学习和执行。
  他的辛勤劳动终于获得了回报,小区在较短时间内就呈现出物管规范、服务完善、环境优美、邻里和谐的良好氛围,还先后接待了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时任江苏省副省长仇和等多批次领导到现场参观。但任杰并没有满足于小区环境的显著改善,他想,村官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要帮助群众创业致富。叶庄村因城市建设,没有了耕地,村民该怎么生活?在与村民的交流过程中,任杰听到大家交谈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为了使他们能早日找到工作,他在小区的公布栏里,专门开辟了一块招聘信息栏,及时将企业招聘信息张贴出来供居民选择,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他与镇劳保所联合,在小区内设立“美好家园劳务输出站”,采取因人制宜、分类指导的办法,鼓励村民学习技术,并先后推出了电子装配、服装、纺织、针织等21个技能培训项目,使480名掌握了一技之长的村民走进了工厂。村民华成因为腿部残疾,家境贫寒,自暴自弃,一直是村里照顾的低保户,任杰了解情况后,在多次上门做其思想工作,又主动和县残联进行沟通协调,为他争取到一个残疾人技能培训班名额。目前,通过培训的华成在一家福利企业工作,月收入800余元。工作后不久,华成专门到村部找任杰,激动地说:“没想到我也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去挣钱了,今后我也不会再给你添麻烦了”,他还主动申请取消自己的低保资格。
  任杰经过多次考察,发现叶庄村西侧的淮河河滩资源丰富,适合生态鹅养殖。为掌握养殖知识,任杰利用工作之余,多次到其他乡镇养殖大户家学习,并买来资料自学,掌握了生态鹅的有关养殖技术。随后,他和省扶贫指导员一起,深入到居民家里宣传生态鹅养殖的发展前景和市场行情,鼓励村民养殖生态鹅。村民张开东基本没有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任杰了解到情况后,多次上门做其工作,并筹集资金与他共同发展生态鹅养殖,短短几个月就有1600只生态鹅出栏,获利近2万元。张开东激动地对任杰说:“本来以为自己就这样一直穷下去了,是你给我家带来了新的生活” 。在任杰的努力下,叶庄村先后有21户村民发展了生态鹅养殖,有力地推动了群众致富和集体经济发展。
  “美好家园”有数百名居村民在外打工,留守儿童较多。为此,任杰牵头设立了“美好家园关爱基金”,带头捐款500元,在他的组织下,村民纷纷捐款,基金累计达20000余元,全部用于补贴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所需。为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他利用邻近宿迁经贸学院的条件,把小区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通过与大学生联合开展“代理家长”活动、成立儿童兴趣小组等措施,举办留守儿童联欢会、周末学习辅导等,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一次兴趣小组活动结束后,留守儿童小董凯真心地说:“你真是我们的好哥哥”。他还经常去看望留守老人,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上门与村民们拉家常,调解邻里纠纷;在小区内成立了文化娱乐活动中心,添置了图书资料、健身器材等软硬件设施,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当选县政协委员后,第一个提案就是希望政府为小区多建几个公共厕所,并自己动手画出图纸、预算出成本,目前工程已经开工。
  任杰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信任,村民从开始的怀疑到现在的信任,他们有什么心里话,也都愿意跟他说。村民们由衷地说:“有任书记这样的村干部,也是我们的福气啊!”这让任杰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他说:“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要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及发展相联系,他的职业生涯才会有大的发展和大的突破。来到沭阳农村工作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大的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已经走上了‘希望的田野’,我的希望就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