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报告会在河海大学举行

  6月26日下午,抗震救灾报告会在我校举行。光明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河海大学兼职教授郑晋鸣为全校师生代表作了一场主题为“抗震救灾中的传统美德和人性光辉”的精彩报告。我校党委副书记陈德奎主持了报告会。
  报告会开始前,全场肃立,向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
  报告中,郑站长以其在灾区半个多月的亲身经历,就这次大地震的特殊性、地震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性光辉、灾区普通群众身上所折射出的伟大精神、灾后重建工作、政府信息公开在这次地震中的重要作用等五个方面向大家作了声情并茂、图文并举、内容丰富的报告。
  5月14日晚,郑晋鸣站长便深入灾区采访,足迹踏遍整个灾区。灾区太多的人,太多的事铭刻在他的心上,让他感动,令他无法忘怀。讲到动情之处,郑站长几经哽咽,现场很多观众都被报告内容深深打动,流着热泪听完整场报告。“哭干的是眼泪,挺直的是脊梁;倒下的是房屋,矗立的是精神;垮塌的是大山,选择的是坚强。”郑晋鸣教授通过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具体事例,阐释了抗震救灾中彰显出来的人性光辉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报告让我们的灵魂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通过报告,我们看到了灾区难以言传的痛苦、人间大爱无疆的真情。“多难兴邦”,实践必将证明“任何困难都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任何地震灾害也震不垮中华民族同心同德、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任何艰难困苦也挡不住祖国走向繁荣强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