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河海大学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印发了实施意见。主要内容有:
  一是充分认识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阵地,高校体育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各单位和全体教职员工要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创建和谐校园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大学生在增长科学知识、培养良好品德的同时,锻炼健康体魄,成长为国家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二是明确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加强学生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生体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是:通过4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全校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形成学校体育特色。
  三是落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模式;教务部门要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切实做到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参加丰富多彩的“达标争先”活动;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学生体育运动会,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努力办好高水平运动队,充分发挥高水平运动队对群众性体育和“达标争先”活动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保障体育经费的投入和场馆设施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运动需求;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体育工作的安全保障。
  四是切实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健全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体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团委、学工部门、学生社团等组织和群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形成支持体育工作的合力;大力营造重视体育活动的舆论氛围,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对体育工作连续两年达不到基本要求的院(系),在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