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京水质及城市供水应急措施开展调研

  7月15日至19日,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水资源保护”社会实践服务团对南京秦淮河沿岸水污染情况展开了调查、采访与宣传。此次实践的目的,一是为政府大力改造、治理秦淮河提出一些具可行性的建议,同时增强沿河居民的环保意识;二是通过暑期实践活动,塑造新时代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便更好的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组员希望通过实地走访,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寻求秦淮河水污染问题的根源,在提出问题之后解决问题。
  沿秦淮沿岸,组员们勘查排污口、垃圾倾倒问题,在地图上标注出一些排污厂,并拍摄相关照片,同时向当地居民宣传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时记录水污染问题给附近居民带来的困扰,以及他们的建议。途经金陵灯具厂时,发现该厂将呈深黑色并伴有刺鼻臭味的污水直接排入秦淮河河道,遭污染的河段水质严重下降,给水中生物生存及附近居民生活带来相当恶劣的影响。沿河而行,相继发现几家采砂厂正进行采砂作业,泥沙泛起,水体更加混浊。沿岸部分居民环保意识薄弱,随意向河道中倾倒生活垃圾,白色污染堆积物由岸边延伸至河中。另外,由于岸边植被稀少,沙随风起,进入河中,降低了水体透明度与纯度。
  7月13日到18日,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开展了为期6天的“长江突发性水污染南京城市供水应急措施调研”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本专业的行业发展最新要求,以长江下游典型城市――南京为调研对象,了解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出台后,城市供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合专业知识和现场调研,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调研在突发性水污染时,供水厂如何进行供水应急处理技术的应用及相关设施的建设。
  实践团先后参观考察了南京自来水总公司上元门水厂、城北水厂、城南水厂。通过实践调研,成员们对常规工艺强化和供水应急措施的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切实体会了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思想,纷纷表示要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为水环境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两个社会实践服务团目前都已投入到调研分析报告的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