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重点项目“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课题启动会暨技术研讨会在河海大学举行。
该项目是科技部列项的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十一五”国家863重点项目,国拨总经费5000万元,分5个研究课题,由中科院电工所、河海大学等15个单位联合承担。其中,课题1是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系统总体设计技术及系统集成;课题2是高精度日光定位方式研究及成套设备开发;课题3是高可靠性吸热、传热、蓄热方式的研究和系统建立;课题4是全厂集中控制技术;课题5是太阳能热发电实验平台建设。河海大学作为该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主持课题4并参加课题1和课题2的研究工作。
该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河海大学新材料新能源研究开发院院长、课题学术带头人张耀明院士,该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王志峰教授,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河海大学课题负责人刘德有教授,特邀专家章素华教授在会上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河海大学在太阳能热发电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与称赞。
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组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将阳光聚集到一个固定在塔顶部的接收器上,用以产生高温并加热工质产生过热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从而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是一种大型太阳能发电模式,是一项涉及多学科高技术集成化的探索性研究项目,将对国家的能源、环保等领域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科院电工所、河海大学等单位将在5年时间内联合攻关,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最终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MW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会上,河海大学课题组全体成员就该项目的系统方案、集成技术、控制策略、故障诊断、定日镜制备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实施方案、技术路线和技术风险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该项目是科技部列项的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十一五”国家863重点项目,国拨总经费5000万元,分5个研究课题,由中科院电工所、河海大学等15个单位联合承担。其中,课题1是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系统总体设计技术及系统集成;课题2是高精度日光定位方式研究及成套设备开发;课题3是高可靠性吸热、传热、蓄热方式的研究和系统建立;课题4是全厂集中控制技术;课题5是太阳能热发电实验平台建设。河海大学作为该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主持课题4并参加课题1和课题2的研究工作。
该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河海大学新材料新能源研究开发院院长、课题学术带头人张耀明院士,该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王志峰教授,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河海大学课题负责人刘德有教授,特邀专家章素华教授在会上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河海大学在太阳能热发电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与称赞。
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组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将阳光聚集到一个固定在塔顶部的接收器上,用以产生高温并加热工质产生过热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从而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是一种大型太阳能发电模式,是一项涉及多学科高技术集成化的探索性研究项目,将对国家的能源、环保等领域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科院电工所、河海大学等单位将在5年时间内联合攻关,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最终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MW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会上,河海大学课题组全体成员就该项目的系统方案、集成技术、控制策略、故障诊断、定日镜制备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实施方案、技术路线和技术风险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