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十一――河西走廊地区的水资源工程

  7月17日,1442暑期甘肃社会实践小组经过22个小时的火车旅行到达了这次活动的目的地兰州。 18日,实践小组前往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管理局所在地白银市,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距甘肃省城兰州市以北180公里,横跨甘、蒙两省区,白银、武威、内蒙阿拉善盟三市(盟),景泰、古浪、民勤、左旗四县(旗),是一项高扬程、大流量、多梯级电力提水灌溉工程。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提水流量28.6立方米/秒,兴建泵站43座,装机容量24.87万KW,灌溉面积近百万亩,分期建设。工程以扬程高,流量大,多梯级而被列入“中华之最”。该工程也因为在建设过程中的大量采用新技术,在建成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信息化升级改造而获得了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高度评价。
  景电工程运行以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灌区安置甘、蒙两省区景泰、古浪、左旗等7县(旗)移民30多万人,新建10个乡镇,178所学校,123个乡村卫生院(所)。截止2004年年底,全灌区累计生产粮食40.88亿公斤,经济作物16.63亿公斤,植树近400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14%,累计产生经济效益40.14亿元。景电管理局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全省重点建设先进项目”、“甘肃省水利管理一等灌区”、“全省绿化先进单位”、“白银市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文明灌区”、 “甘肃省诚信单位建设示范点” 、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被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推荐为全国表彰的文明单位。
   在认真听取了管理局信息管理处李处长对景电工程做的详细深入的介绍后,小组成员就他们在阅读前期准备资料和听取介绍时所产生的疑问与管理局贾局长进行了交流,在组员的问题被解答完毕后,小组在李处长的带领下,先进入了位于管理局2楼的总控机房进行了参观,而后又深入田间对景电一期工程的总干渠与北干渠联接处的有线太阳能闸门起闭系统和总干渠与南干渠联接处的无线太阳能闸门起闭系统进行了现场参观与研究。随后赶往一期工程的四号泵站,在站上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泵站装配的大口径蝶形提水泵和国产的水力驱动智能阀以及近期刚刚改造竣工的数字式全自动控制终端机房,该终端采取DSP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精确度可靠度都比原先的PLC系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结合远程通信系统,实现了站区和管理局的实时通信,大大缩短了问题处理的反应时间,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压力,更为将来的全自动无人值守打下了基础。
  1442甘肃考察小组成员在考察过程中一直表现着河海学子最优秀的精神风貌,并在谈话过程中向各水利部部门领导细致地介绍了河海大学以及1442工程的情况。各领导对河海大学及1442工程表达了相当的认同和高度的赞扬。全体成员在第一阶段的考察过程中,协同合作、分工明确 、态度端正、准备充分、素养全面得到了各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