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9日晚上6:30,河海大学第三届研究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暨张长宽校长报告会在研究生新教学楼108报告厅隆重举行。河海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张长宽教授,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大俊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潘正初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任旭华教授,各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书记以及广大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首先,河海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张长宽教授作了题为“了解河海 热爱河海 吸河海营养 铸人生辉煌”的报告。张校长从河海九十年的基业说起,展望了河海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联系实际对广大研究生提了几点建议和希望。
张校长在报告伊始深情回顾了我校90周年校庆时国家总理温家宝同志视察我校的情景。他说温总理来河海体现了水利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河海大学对水利事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学校的定位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确定了指针。随后,张校长从多个方面介绍了河海大学90年来所取得的进步和成果,从悠久的办学历史到今天所形成的多样协同的学科专业;从为国家国防所作的特殊贡献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从各行各业的河海学子尽显风流到学校自身科研水平的上升、师资队伍的壮大和校园设施的完善再到内涵丰富的合作交流无不体现着河海的进步。张校长指出我校人才培养的亮点是强基础,重实践。因此在长江、黄河、西南三省学校都建立了水电开发研究生培养基地。可以说,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作出的贡献。张校长还列举了学校各届校友在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和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谈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张校长首先分析了目前所面临的形势,指出要结合国家高等教育、水利行业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利用我校师资队伍结构调整加快、水电事业发展的黄金期、江苏“两个率先”战略和90年来的学术与文化积淀,积极改进办学理念,克服办学资源不足、管理能力不强等困难和问题,推进学校快速发展。张校长强调,办学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水利为特色,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争取把河海大学办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随后,张校长对广大研究生同学提了几点建议。他要求大家要认真作好创新这篇文章,善于激发创新欲望,增强创新意识,并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开展研究。他特别强调了要保持优良的学风,大力弘扬河海精神与传统美德,积极参与河海的建设与发展。最后,张校长表示真诚欢迎同学们对学校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衷心希望同学们对学校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并对同学们在本科教学评估和90周年校庆时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张校长的报告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张校长的报告结束后,第三届研究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的闭幕式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始。校党委副书记郑大俊教授为闭幕式致辞。首先,郑大俊副书记对第三届“金水节”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金水节”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表示了肯定和赞许。郑大俊副书记指出本届“金水节”融科技、文化、艺术于一炉,推动了我校研究生科技文化艺术活动的全面开展,促进了研究生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了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特别是本届“金水节”举办之际恰逢河海九十周年校庆盛典,温家宝总理莅临学校,对河海师生提出了“献身、求实、负责”的要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华东水利学院第一任院长钱正英院士也为河海学子作了题为“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学术报告,这是全体河海人的骄傲。最后,郑大俊副书记衷心希望全校师生,特别是广大研究生同学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参与、融入以“金水节”为代表的校园科研文化建设中,将已有的成绩不断向前推进,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研究生院副院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潘正初部长宣读了本届“金水节”表彰名单。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大俊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任旭华教授向获奖的集体和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河海大学第三届“金水节”闭幕式暨张长宽校长报告会在激昂的进行曲中结束。至此,河海大学第三届研究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