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日上午,孙鸿烈院士为我校有关学院的师生作了题为:“中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林萍华教授主持,报告从我国生态与环境的现状与挑战、生态与环境科技发展的趋势与差距、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的发展战略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严峻形势、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解决问题战略思考。报告会后孙鸿烈院士与我校相关学科的专家就我国水资源、水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孙鸿烈院士简历:
孙鸿烈,土地资源与土壤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际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环资委委员。现任国家“973”专家顾问资源环境领域召集人,国家重点野外观测研究专家组组长,国家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考察科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考察综合组组长。
从20世纪50年代起,孙鸿烈从事农业自然资源及区域综合开发方面的考察研究,参加或主持了黄河中游、黑龙江流域、西藏高原和西南地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主持编写了一系列有关资源开发和区域农业发展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可更新资源的整体性、多宜性、区域性与优先负荷等特性,强调将自然资源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综合研究。从全国性资源环境问题、区域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战略、典型地区资源合理开展试验示范三个层次推动了我国土地资源开发治理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倡导并领导建立了中国生态系统试验观测研究网络,把资源环境的研究推向深入阶段。
从70年代起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以及国家青藏高原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9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