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丽生副部长在河海大学谈闸坝与生态

  10月28日下午,水利部副部长、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索丽生在河海大学2005研究生论坛上作学术报告,题目是《闸坝与生态》。
  索副部长在报告中首先阐述了闸坝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形式之一所具有的功能:防洪排涝,拒咸蓄淡,灌溉供水,通航养殖,景观娱乐,生态保护等等。接着他也对闸坝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一是河湖形态变化,河道淤积,潮汐变形,河口淤塞,行蓄洪能力降低;二是水流趋缓,径流减少,自净能力下降,水体污染加剧;三是阻断洄游通道,鱼类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退化;四是淹没土地,移民搬迁,崩岸塌岸,盐碱化等等。他还以淮河闸坝、三峡建坝、海河挡潮闸、太湖进出河道、江苏省盐城市沿海挡潮闸等为实例论证了上述分析。
  索副部长在报告中着重谈了消除或减小闸坝对生态的不利影响的举措:一是调整已建闸坝的调度运行方式,兼顾生态目标。如淮河的水污染联防和闸坝评估;长江的湖泊开闸通江;太湖的“引江济太”;江苏的恢复入海感潮河道等。二是改建闸坝,扩展其生态功能。如东北的扎龙湿地补水工程;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水闸的拆除重建工程;东北的月亮泡水库泄水闸改建工程等。三是更新规划设计理念,建设生态友好型闸坝。他列举了既美观又不阻断河道、不碍航的伦敦泰晤士河挡潮闸和荷兰鹿特丹挡潮闸,平时“看不见的”威尼斯泻湖浮动式挡潮闸和上海苏州河翻立式水闸,以及建有可沉浮钢质浮箱门的京杭运河常州新闸等。他最后说,闸坝在现代水利建设及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可能对生态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关注;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从规划设计、调度运行等方面入手,是可以消除或减小闸坝对生态的不利影响的;有必要重新评估已建的闸坝,并据此决定是采取调整运行方式还是采取改建或拆除的措施来消除或减小闸坝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索副部长的学术报告有理论有实践,深深吸引了研究生及教师。报告结束后,索副部长还对听众的提问进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