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作简报》编发我校创先争优工作

  日前,教育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作简报》第108期以《河海大学着力于“三个转化”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为题编发了我校创先争优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教育部简报全文如下:
             河海大学着力于“三个转化”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河海大学党委围绕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将创先争优活动内化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工作中,打牢基础,抓好结合,有序推进,形成了争创热潮,取得积极成效。
  一、统揽全局,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
  学校党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调动党员群众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工作激情和干劲,凝聚师生员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精气神”,推动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一是创先争优为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动员了力量。动员和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参与筹备工作,凝聚全校师生员工智慧形成工作报告,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为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二是创先争优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奠定了基础。根据规划纲要精神,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开展专题立项,召开群众座谈会、形势分析会、专题研讨会、专家咨询会等,为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战略策略与行动指南。三是创先争优为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提供了动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发挥作用,切实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方案,承诺的73项具体工作已全部完成。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出台政策制度65项,修改完善35项,废止12项,出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措施36项,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9项,以整改落实的实际行动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成效。
  二、夯实堡垒,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
  学校党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党的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一是抓制度。坚持推进党组织和党员目标管理,健全党的组织体系。二是抓质量。实行入党积极分子民主测评制度, 推行发展党员推优制、公示制、答辩制度,保证发展党员质量。三是抓阵地。充分发挥校、院(系)两级党校的作用,拓宽党员教育培训渠道;推进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建立立体化、交互式基层党组织工作平台。四是抓实践。将创先争优与教育改革、教书育人、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通过公布工作责任和流程、建立党员先锋岗等形式,明确党员职责,树立党员形象。五是抓创新。校院联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专题活动,如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举办新党员宣誓仪式、召开老中青党员座谈会等;结合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开展“爱国、爱水、爱校”党日活动。六是抓典型。表彰优秀共产党员3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8名,先进党支部26个,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和宣传阵地,集中宣传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风气。
  三、争当先锋,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成果
  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纽带,坚持与时俱进,密切同师生员工的联系,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形成了一批争创成果。一是彰显特色、提升综合实力进展明显。紧密结合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三期建设,通过院系调整、资源力量整合、跨学科平台搭建等,拓展强化特色优势学科,培育标志性成果。二是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江苏沿海经济开发战略机遇,完善学校服务社会的大网络,为实现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创建新的发展平台。三是关注民生、促进发展成效显著。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办实事,确保教职工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健全就业工作机制,完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加快就业基地的建设,立足“五大就业工程”,保障学生有较好的就业质量,2010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