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至七月,南方一些城市的连续暴雨再次暴露出我国城市防洪的薄弱一面。而在北方,尽管普遍干旱,但每遇暴雨,造成的各种灾害也很常见。近日,教育部自然灾害领域应急管理咨询专家、河海大学教授钟平安就如何有效地减少或根除城市水涝灾害,保护好城市水生态环境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钟平安教授认为,城市防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城市防洪投入少,标准偏低;二是城市规划与建设对防洪问题考虑不足,城市防洪能力不能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扩张;三是城市雨洪调蓄技术应用滞后,城市雨洪调蓄补偿措施重视不够。
翻阅了一些城市的防洪应急预案,钟教授指出,国家防总在《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中,对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的编制有详细的规定,各市也都按要求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但仍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首先,对城市特点认识不足,预案不够细致;其次,对预警缺乏响应。
对政府和水利部门在城市防洪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钟平安教授强调指出:第一,政府理应成为城市防洪的投入主体,保证城市防洪有稳定、可靠的投入来源;第二,政府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组织者,必须注重城市建设与城市防洪在法规和管理上的协调性;第三,建立城市防洪一体化管理制度。
钟平安教授认为,城市防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城市防洪投入少,标准偏低;二是城市规划与建设对防洪问题考虑不足,城市防洪能力不能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扩张;三是城市雨洪调蓄技术应用滞后,城市雨洪调蓄补偿措施重视不够。
翻阅了一些城市的防洪应急预案,钟教授指出,国家防总在《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中,对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的编制有详细的规定,各市也都按要求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但仍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首先,对城市特点认识不足,预案不够细致;其次,对预警缺乏响应。
对政府和水利部门在城市防洪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钟平安教授强调指出:第一,政府理应成为城市防洪的投入主体,保证城市防洪有稳定、可靠的投入来源;第二,政府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组织者,必须注重城市建设与城市防洪在法规和管理上的协调性;第三,建立城市防洪一体化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