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首届长三角新闻与传播创新共享论坛”近日在浙江杭州举行,论坛征集作品评选同时揭晓,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有4件作品获奖,占评奖总数的六分之一;其中有两个一等奖,占一等奖总数的一半,展示了这个创办7年的新专业的活力与实力,一时为评审专家和论坛参与者所瞩目。
本次论坛征集的作品共分为学术论文、调查报告、企划设计、广电/广告/动画设计或作品四个类型,每个类型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论坛共收到来自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的参赛作品130多件,其中包括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具有“老牌”新闻类专业的大学。河海大学在陈家洋、高新春两位老师的积极组织下,共提交5件作品,结果4件获奖,其中庄孜同学的论文《网络舆论如何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真相----基于杜威与李普曼论争的案例考察》获“学术论文”类一等奖;黄晓雄同学导演拍摄的反映南京地区拾荒者生活的纪录片《老赵》获“广电/广告/动画设计或作品”类一等奖;戴静同学的论文《〈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三鹿奶粉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与杨洋同学的调查报告《“洋个体”与中国地方社会融合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浙江义乌常驻外商为例》分别获得“学术论文”类与“调查报告”类三等奖。
“2009首届长三角新闻与传播创新共享论坛”的宗旨是加强长三角地区相关高校的联系和传媒学子们的交流,推出有潜力的“未来传媒明星”。本届论坛邀请了张国良、戴元光、黄旦、黄知晓、严三九、段京肃、方晓红、陈龙、李岩、王哲平等业界著名学者为评审专家,论坛的主体部分即由专家对获奖作品进行精彩点评。
本次论坛征集的作品共分为学术论文、调查报告、企划设计、广电/广告/动画设计或作品四个类型,每个类型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论坛共收到来自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的参赛作品130多件,其中包括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具有“老牌”新闻类专业的大学。河海大学在陈家洋、高新春两位老师的积极组织下,共提交5件作品,结果4件获奖,其中庄孜同学的论文《网络舆论如何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真相----基于杜威与李普曼论争的案例考察》获“学术论文”类一等奖;黄晓雄同学导演拍摄的反映南京地区拾荒者生活的纪录片《老赵》获“广电/广告/动画设计或作品”类一等奖;戴静同学的论文《〈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三鹿奶粉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与杨洋同学的调查报告《“洋个体”与中国地方社会融合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浙江义乌常驻外商为例》分别获得“学术论文”类与“调查报告”类三等奖。
“2009首届长三角新闻与传播创新共享论坛”的宗旨是加强长三角地区相关高校的联系和传媒学子们的交流,推出有潜力的“未来传媒明星”。本届论坛邀请了张国良、戴元光、黄旦、黄知晓、严三九、段京肃、方晓红、陈龙、李岩、王哲平等业界著名学者为评审专家,论坛的主体部分即由专家对获奖作品进行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