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湿地开发保护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7月上旬,河海大学下渚湖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调查实践小分队奔赴浙江省德清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湿地考察和社会调查活动。下渚湖是天然形成的江南最大湿地风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原生状态保持完整,还有大量珍贵动植物资源。政府从2004年以后对湿地各类生物的捕杀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措施,2007年后彻底禁止捕鱼,以加强下渚湖生物链的稳固。为了保证下渚湖湿地水源的清洁,政府将当地工业区规划在下渚湖的下游,使湿地的水源质量达到二类饮用水标准。为了做到开发下渚湖旅游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政府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包括限制游客日流量、定期维护湿地植物与设施等,为下渚湖湿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充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精神。
  7月7日至12日,河海大学淮河下游洪泽湖湿地环境保护调查小分队奔赴扬毛嘴湿地和洪泽湖开展实践活动。同学们对洪泽湖水进行了抽样调查,到洪泽湖自然保护湿地、鸟类保护区、生态森林区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了泗洪县环保局。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提高,景点建设和服务水平日益改善,但在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景点的建设明显损害了湿地的环境。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对湿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湿地保护的艰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级政府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加关注环境保护,从每一件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