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举办毕业生学习温总理重要讲话座谈会

  在2009届毕业生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河海大学于6月19日举办了毕业生代表深入学习温总理重要讲话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朱拓、副书记陈德奎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与会者首先学习了总理5月3日在清华大学的讲话,观看了总理2005年视察河海大学向师生讲话的电视录像。毕业生们纷纷结合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及理想谈了学习温总理讲话的体会和感受。
  即将赴青海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的学校西部创业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交通海洋学院毕业生秦光磊说,总理在今年5月3日与清华学子的座谈中讲述了自己当年奔赴西部的情景与心情,使我明白了卓绝必出自艰苦的深意,树立了“条件不足畏、命运不足信、得失不足计”的信心和勇气,在有去南方工作机会的情况下,我选择了到我认为更有发展的西部就业,并决心以总理为榜样,“无论多么艰苦,都要坚持下来”。
  被免试推荐到清华大学读研的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郑经纬说,总理在清华做这番讲话的时候我正在清华做毕业设计,虽没能参加但还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内容,进行了学习。我学习的两所高校总理都讲了话,我要将总理讲话的精神特别是“献身、求实、负责”的六字精神作为自己五年博士学习和工作的指导和准则,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海军国防生、电气工程学院毕业生薛东伟说,作为河海大学的学生我很骄傲,温总理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每天有很多的事情要操心,四年前亲临河海视察并讲话,四年后在清华说在河海的讲话是自己最好的两次讲话之一,使我们倍感振奋。学习总理讲话更加坚定了我献身国防的志愿。马上就要进入部队了,我决心做到不管到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都安心服役、无怨无悔,力争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
  已考入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读研的水文水资源学院毕业生回晓莹说,总理的两个讲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做人要懂得坚持,要有信念,有责任感。我们都是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起来的,责任感习惯的养成要相对较慢,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的各种平台,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意识。
  已被水利部太湖局录取为公务员的水利水电学院毕业生严剑卫说,四年前刚踏入河海的时候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平平淡淡的度过四年,是总理的讲话感染了我,从那时起我注意从各方面锻炼自己,用“求实”的精神对待每一次试验,用“负责”的精神做好学生工作,我将用“献身”的精神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和经济建设做贡献。
  即将赴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海外部工作的交通海洋学院毕业生黄月华说,四年前,刚刚踏入河海大门就聆听到总理的谆谆教诲,使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并从一开始就让我们懂得了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以及对自己对社会要有责任感、使命感等为人处世的道理。马上就要到国外从事建设工作,我一定会努力工作,把河海的精神和我们国家的水利文化带向世界,为母校、为国家争光。
  已保送到东南大学读研的商学院毕业生徐敏说,我很幸运,在读高中的时候正赶上泰州中学百年校庆,胡主席给我们写来了亲笔信,刚刚来到河海就聆听到总理意味深长的讲话。每年“五•四”期间,总理总会出现在大学的图书馆、教室、食堂,与大学生们共度青年的节日,一起谈心,一起吃饭,特别令人感动。
  校党委副书记陈德奎说,我们都要以温总理为做人立业的楷模,认真体会他的讲话所体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深沉的爱,做一名光荣的水利人、光荣的河海人。
  校党委书记朱拓说,总理在清华的讲话与在河海的讲话虽在两个高校,时间相隔四年,但内容是相通的,精神是一致的。每一次看到总理在河海的讲话录像都会受到从心灵到情感的洗礼。河海大学是一所有深厚底蕴的大学,我来河海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为自己是河海人而骄傲和自豪。同学们即将走上社会,但无论身处何地,无论在什么时间,希望同学们牢记总理嘱托,努力工作,用“献身、求实、负责”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奉献青春和力量,用昂扬的精神风貌拥抱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