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仁坤总工介绍了“5•12”汶川地震的成因、特点,震区的交通、桥梁、房屋等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被毁及人员伤亡情况。重点介绍了灾区大中型水电站的分布与特征、四座百米级高坝(紫坪铺面板堆石坝、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碧口心墙土石坝、宝珠寺混凝土重力坝)的震损情况和现状,以及岷江闸坝电站的震损情况和现状。王总引用了数百张图片和详细的数据,表明了汶川地震影响的惨烈程度,同时也证明大坝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汶川地震灾区的大中型水电工程,经受住了远超设防标准的强震考验,表明水电大坝具有超乎想象的抗震潜力。现行水电工程抗震设计,按照“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并以此制定的现行抗震设计标准、设计方法和抗震措施是合适的。随着岷江水电震损调查工作的深入,震损工程恢复重建的设计研究,工程防震抗震研究工作的深化,以及各种应急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将进一步丰富水电建设与抗震设计经验。
邓良胜总工介绍: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实施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距震中汶川仅17公里,大坝位于成都市上游,高出成都300多米,承担着都江堰灌区和成都市2000多万人供水、发电任务。紫坪铺大坝的安全将严重影响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地震发生后大坝出现较严重震损,大坝发生明显震陷,大坝最大沉降81cm,水平位移超过31cm,坝肩周边缝错动明显,混凝土面板施工缝错开,坝顶下游侧交通护栏大部分破坏,坝顶附近的下游坡面干砌石块松动并向下游滑移,机组停机处于瘫痪状态。地震后,党和政府立即组织各级抢险救灾,5天电站就恢复发电, 目前大坝正在进行震损修复。邓总引用了大量图片和详细数据表明,紫坪铺大坝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但经受了超过10度的地震考验,依然挺立,经抢修已恢复大部分功能,表明紫坪大坝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
两位总工的报告图文并茂、例证丰富,演讲风趣生动、观点新颖。报告结束后,大家积极发言,踊跃提问。两位总工的报告使在座师生们受益匪浅,为师生们深刻了解水电工程地震影响和抗震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