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失地农民 调研农村社保

  河海大学在暑期社会实践中非常关注“三农”问题,多支团队围绕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开展了调研。
  学校“和谐社会建设宣传实践服务团”来到江苏省海安县西场镇和城东镇,调查征地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两镇先后建设了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征用的土地主要是附近农民的水稻田和桑田。同学们分别前往失地农户比较集中的丰产村和泰宁村,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以失地农民在征地前后生产生活的变化为主,包括征地前后农民的工作是否改变、家庭年总收入是否变化、家庭支出是否增加、拆迁带来的影响以及政府补偿政策是否到位等几个方面。实践团将在调研报告中总结失地农民安置的经验和征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加强土地管理及征地安置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商学院“和谐社会建设宣传实践服务团”来到安徽省定远县,调查农村养老政策和措施、敬老院和“五保老人之家”建设的做法。定远县副县长季亚文及县政府办公室、县民政局、县老龄办、县劳保局农保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实践团进行了座谈。同学们深入各乡镇各村落的敬老院和“五保老人之家”,实地了解敬老院和“五保老人之家”的建设和管理模式,调查不同群体老人的基本情况和他们的需求,并对老人们进行了慰问。实践团还深入到3个乡的10个村,详细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和服务需求,宣讲国家、安徽省及定远县的养老政策及未来计划。定远县电视台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了全程采访报道。
  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农业工程学院“和谐社会建设宣传实践服务团”来到河南省原阳县,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现状及其影响进行调研。同学们首先采访了县民政局毛局长,了解原阳县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与现状,获得了丰富的背景资料。随后,实践团深入到大宾乡越石村,分别采访了五保户毛克西老人和原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毛渊东老人,了解他们的基本生活情况,也了解到了他们从社保制度中所获得的实惠以及对现行社保制度的建议和意见,使同学们对农民生活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课题调研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