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投身‘两个率先’,构筑和谐社会”。学校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紧密结合水利、土木、交通、环境、能源等优势学科和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特长,紧扣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着眼于“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认真研究、部署、落实社会实践工作。参与学生有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校级学生干部、学生党员、“1442工程”学员、国防生、国旗护卫队成员等,在地域上立足江苏,辐射全国,以苏北、中部地区为重点,活动足迹遍布19个省份,江苏20多个县市,内容上主要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形势政策宣讲、“红色之旅”学习参观服务、科技实践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服务、社会热点调查、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爱国爱水爱校”主题实践活动、暑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等。
学校组织了80支校级重点团队、上百支院级团队2000余名学生以及就近就便分散活动的10000余名学生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我校青年学生成长进步、奋发进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我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了解了国情、水情和民情,不仅为“三个文明”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大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水利报、扬子晚报等30多家媒体对有关活动进行了报道,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我校自1991年开始,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考察和科技文化服务等活动。从1996年较早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采取点与面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推动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基地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工作体系,学生在实践中受到了教育、长了才干、作出了贡献,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