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刊登我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做法

    教育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报第1092期以《河海大学构建五大体系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为题,介绍了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全文如下:

  河海大学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为中心,构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五大体系,着力提升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质量。

  构建德育与智育融合的育人体系。德育与智育是育人工作的重要两翼,学校将德育与智育工作相互融合,形成合力,作为推进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一是学校每年举行教学工作会,研究解决德育与智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总体规划。二是坚持教学和学生工作例会制,教务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相互通报情况和信息,共同商讨制定解决措施。三是安排思政课教师给辅导员上课,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沟通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共同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途径和方式。

  构建全员参与的育人体系。学校整合教师、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的力量,构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全员育人体系。一是学校每学期召开任课教师、辅导员、班导师工作会,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自工作中。二是加强辅导员、班导师的选配工作,明确各自职责,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三是建立健全学生社区管理与研究生导师管理研究生团队的机制。加强辅导员与社区管理人员的交流,研究生导师负责所带学生团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构建知识培养与社会实践并重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学校不断加强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相互渗透,做到全方位育人。一是确立 “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途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二是依托江苏省专利技术创造与运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坚持举办品牌活动,为学生提供成长平台。如学校坚持开展“百团行动”,近三年共组织近1500支团队分赴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深入基层服务水利。

  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与毕业生质量跟踪序贯的全过程育人体系。学校稳步提高生源质量,着力提高学生学业能力,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一是在招生工作中建立招生质量评价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指标。二是在学生培养中以党建工作为保障,以爱水教育为特色,注重学生爱心帮扶。三是在就业工作中加强思想工作,引导学生投身水利、服务西部,先后涌现了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全国优秀村官2007届毕业生任杰、南沙守礁部队首位女军官2012届毕业生刘洁纯等。

  构建日常工作、特色项目和专项研究配套的工作体系。日常工作打基础,特色项目显亮点,专项研究促精品。一是在日常工作方面,设立思想政治、校纪校规、心理健康、专业学习、诚实守信、职业生涯和安全防范教育七个入学教育模块,理想信念、诚信廉洁、就业创业、感恩母校、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六个毕业生离校教育模块,理论学习、素质拓展、参观实践三个学生骨干培养模块。二是在特色项目方面,在本科生中连续实施15年“1442工程”(从一年级抓起,“学习理论、学会做人、学会吃苦、学会创造”四学四年不断线,每年滚动培养200名骨干,并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针对辅导员构建理论模块、实践模块和综合模块三方面的培训体系。三是在专项研究方面,依托学生工作研究会,着力开展大学生素质模型及提升路径研究,建立以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创新素质、身心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