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党工委、后勤保障处:积极推进后勤改革 努力提升保障水平

 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后勤党工委、后勤保障处坚持以深化体制改革为核心,以提升后勤服务水平为重点,以提高师生的满意度为目的,不断加大后勤改革力度,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有效保障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 增强服务活力

在学校综合改革框架下,后勤管理处与原后勤集团分别更名为后勤保障处与后勤服务中心。进一步明确后勤处与后勤服务中心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范围,理顺后勤处与后勤服务实体的管理体制机制,实行一体化管理运行模式,逐步形成具有河海特色的、运转高效的后勤管理体制。同时按照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方向,积极推进后勤服务从学校自办后勤向选择后勤、监管后勤转变。通过公开招标,引进了万荣园林公司承担校园保洁与绿化养护,提高了专业化服务能力,降低了劳务用工成本,提升了校园环境管理水平。优化食堂经营管理模式,将全校食堂的日常管理归口后勤服务中心,改变多年来由个体班组承包的经营模式,对江宁校区的行政楼餐厅、四期食堂、学生生活组团一期食堂、常州校区食堂实行公开招标,引进具有连锁经营优势的餐饮公司规范经营,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与教育部规划发展中心合作引进、共同监管经营企业的模式。继续扩大物业委托管理范围,通过公开招标,引进江苏高校物业、长沙万厦园丁物业、珠海丹田物业等知名物业企业,实现江宁图书馆、体育馆、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的社会化管理,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富有效率,满足师生多元化需求的现代校园物业服务市场和管理运行模式。

优化校园环境 打造美丽河海

为迎接河海百年华诞,自2012年以来后勤处把校园环境整治出新作为重点任务扎实推进。一是启动实施校园景观规划,邀请上海交通大学设计院进行校园环境和景观进行整体设计和梳理,完成西康路校园主干道及其沿线建筑外立面美化出新,完成工程馆、校史馆、友谊山庄、科学馆、河海馆外立面修缮出新和周边环境绿化美化工程;二是积极打造河海绿化品牌,完成江宁校区116棵绿化大树的移植任务,播种二月兰花田,以东湖景区为核心,打造一处集绿化、驻足、休闲、景观为主体的互动休闲的空间。西康路校区以校史馆后广场为重点,打造河海格桑花海风景点,师生互动共建了藕耕园项目。常州校区则结合校区实际,以东区景观提升改造为重点,先后完成16号楼、二食堂前水塘景观、樱花园景观、清风苑、第一教学楼庭院景观、西门绿化景观改造等10多个区域的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三是完成了学校一号大门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对工程馆广场、江宁校区三峡广场等重点部位校园景观提档升级,完成了校史馆、工程馆、友谊山庄、科学馆、江宁校区体育看台等专项维修工程,改善了办学环境与条件设施。四是召开了校园环境卫生专题会议,出台了《校园环境卫生包干区管理办法》,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提高校园绿化管理水平和标准,做到绿化景观区域卫生清洁、绿化修剪整齐,景观构成完整、动植物生长正常,为广大师生学习、生活提供优美、舒畅的校园环境。我校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和“园林式单位”称号。

创新能源管控 做好水电保障

学校积极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成立了能源管控与服务中心,完成了能源监管平台一、二期建设工程,实现了校园水电能源的远程测量、监管和控制,通过对开水炉的自动节能控制,变电所和泵站的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控制,实现校园节能降耗,能源节约。常州校区完成了自来水供水主干网络的改造,包括校区贮水池不锈钢改造,完成新的供水管道的铺设,共计铺设大小口径管道2000多米,完成水泵及控制系统改造。2016年学校投资500万元进行校园节能综合改造升级,完成能源管控系统、学生宿舍空调节能系统、路灯照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等项目的节能改造优化方案,进一步推进学校节约型校园创建。进一步加快节水节电项目工程实施,在学生宿舍、教学楼安装节电装置和智能电表,加强开展节水测漏工作,做好节水改造。2016年我校成功申报了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首批“能效领跑者”示范建设试点项目,荣获“江苏省高校节能先进单位”称号。

夯实基础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利用中央高校改善办学条件专项经费和教育部长效机制项目,分批实施了三个校区的电力增容改造项目,使得西康路校区电力负荷由原来的6670 KVA增加到17750KVA,江宁校区电力负荷由原来的9000 多KVA增加到28800KVA,常州校区由原来的5000KVA增加到16000KVA,新建或改造高压配电房3座、低压配电房6座;完成学生宿舍电力线路改造。学校加大房屋维修投入,先后对工程馆、校史馆、友谊山庄、学校1号门、留学生餐厅、研究生餐厅、教工餐厅、河海馆外立面、科学馆基础及玻璃幕墙、江宁校区体育场、校园道路、震动台实验室等进行了全面改造、维修,使得校园建筑更加美观、整洁。据统计,我校每年执行的维修项目约500项,主要涉及房屋功能部分变更、场地破旧出新、屋面防水翻新、道路、井盖、外墙或阳台漏水、落水管破损、下水管线破损、闸阀开关维护等内容,切实做好中央高校改善办学条件项目专项修缮工作,保障了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加强卫生管理 强化医疗服务

学校重视公共卫生管理,强化医疗服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应对各种卫生突发情况。实行药品公开招标方式,严格审查供货企业资质,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惠利师生。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开设公共选修课、健康讲座和“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普及健康知识。面向师生,开展急救培训,提高急救能力。学校重视公费医疗和大学生医保管理工作,修订出台《公费医疗管理暂行办法》、《河海大学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实施办法》等制度,进一步改善师生员工的医疗待遇。优化教职工公费医疗报销时间,由原来每周二、四审核改为每日审核,缓解报销拥挤问题。学校积极组队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类卫生比赛,获得江苏省红十字会主持人大赛第一名,江苏省高校南京区教职工急救技能大赛医护组一等奖,教师组二等奖等。2013年获得南京市献血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获得河海大学“巾帼示范岗”荣誉称号,2016年我校“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成果被中国计生协会报道,被鼓楼区评为“优秀社团”。

规范幼教服务 形成办园特色

学校坚持规范幼儿园内部管理,全面提升办园特色和水平。严格执行招生制度和程序,保证校内教职工第二代子女入托率达100%。幼儿园坚持每日五巡制度,严格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预防,加强伙食质量的管理,关注幼儿健康,开展身体检查,加强幼儿园安全检查,开展安全教育和消防讲座。重视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项举措提升师资力量,鼓励教师进修学习,组织参加鼓楼区学科组研究班、许卓娅音乐培训班、全国音乐交流大会等。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省、市、区的各项论文、活动评比。认真参加并落实各种省、市、区级的各种工作任务,做好各级接待展示活动。接待省市院长培训班、“国培班”、活动展示、专题讲座等。幼儿园连续多年多人被评为“南京市幼教先进工作者”、“鼓楼区骨干教师”等。2016年,幼儿园荣获校工会“巾帼示范岗”荣誉称号。

加强文化建设 激发组织活力

后勤党工委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持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高度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争做合格共产党员;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重视制度建设,规范运行机制,严格风险防控,抵制腐蚀思想,努力培养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骨干队伍。积极开展后勤文化建设,激发基层组织活力,两次获得 “河海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连续三年获得“工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贺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