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大禹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要求,以竞争、创新、卓越为引领,以学风建设为龙头,以科研实践为抓手,建立并完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术精英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加强“科学性、先进性、多方位”的思想引领
学院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科学性、先进性、多方位”为原则,引领学生思想进步。学院党委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教育与关心相结合、单向引导与双向互动相结合、先进性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行为管理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以“两学一做”教育为主题,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运用网络、报纸等媒体手段,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通过科学的指导原则、先进的教育理念、多方位的思想引领,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建设“勤管理、严要求、气氛活”的良好学风
自2010年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学风建设为龙头,勤于管理、严格要求,为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学院领导及全体老师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听课,每月走访一次宿舍,为营造学院良好学习风气奠定基础。在学院倡导下学院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及学习习惯,落实“四不一争取”的基础要求,打造大禹课堂品牌,学院通过深入宣传诚信教育以及出台学术成果审核制度,要求学院学生在学习及从事学术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术研究的道德操守,以真实、客观、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钻研,严格恪守学术诚信规范,以诚信的态度对待一切学术研究活动。通过七年建设,学学院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对于课堂学习以及课外活动积极主动、气氛活跃,认真参与各类学术创新和科研实践活动,以成为拔尖创新型人才为荣耀。
打造“模块化、国际化、创新型”的实践体系
学院设立了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技能训练、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科研训练等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各模块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系统组合、相辅相成,通过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系统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学院积极拓宽国际交流渠道,为学生搭建国际实践交流平台,每年暑期选送部分学生前往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等高校进行短期访学交流,并选派优秀学生到香港科技大学导师团队进行科研实习,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学院努力构建特色创新实践培养体系,创办了“知禹讲堂”,贯穿学生四年学术培养过程,包括一年级学术基础讲堂,二年级学术兴趣讲堂,三年级科研启蒙讲堂,四年级准博士生沙龙,实现四年全程化立体式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善学习、敢拼搏、大格局”的精英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学生应当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学院一直秉持着培养具有“善学习、敢拼搏、大格局”特质精英人才理念,通过塑造良好学风、创新实践体系,在学院内部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科研创新氛围,积累了一大批学术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近三年累计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科技竞赛奖励271项、317人次,其中国际级和国家级奖励99项,省级奖励172项;科研创新方面效果显著,知识转化运用能力提升,近三年学生发表科技论文104篇,获得专利授权135项;学生累计主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5项,其中国家级41项,省级18项,校级57项。2010年以来,学院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张磊、“青奥会火炬手”渠嘉星、“钱正英奖学金”获得者何佳龙等一大批优秀学生。有59名同学直博,12名同学免试推荐为清华大学博士生,37名同学被剑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香港科技大学等海外名校录取。(柴志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