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二届全国“力学课程报告论坛”在河海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河海大学承办。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徐辉校长对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和来宾表示欢迎,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河海大学的力学教学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是由著名力学家、教育家徐芝纶院士创建,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在国内力学领域获得了较高声誉和广泛影响。目前,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正在加速与教育教学理念融合,重构高等教育教学生态,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向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变革。本次论坛以“课程•教材•方法”为主题,是力学教学界一次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盛会,对进一步推动力学课程、教材建设与改革、提升力学课程教学质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起到积极作用。徐辉校长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交流和合作,推进河海大学力学学科建设和学校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共同为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论坛上,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作“谈谈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之关系及其应用”、清华大学高云峰教授作“力学教学中的创新培养”、北京工业大学李晓阳教授作“关于教学方法的讨论”、天津大学王世斌教授作“新工科建设中基础力学的教学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王振清教授作“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力学专业教育若干思考”、河海大学杨海霞教授作“以需求为导向的工程力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等6场特邀报告。论坛设置了 “力学课程建设与信息化教学技术融合创新”、“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教材建设”、“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 3个专题报告分会场。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论坛对促进各校的力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加强数字化课程建设等方面起到良好作用。
来自全国89所高校力学领域的2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力学与材料学院院长王媛主持开幕式。(文/王向东、雷冬 图/孟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