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教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9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河海大学教师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畅谈体会感想。

校党委书记唐洪武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吹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号角。河海大学作为中国水利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我们要担负起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的历史责任,切实践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依托水利学科特色优势,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建设,不断加大农业环境、水资源、水问题的研究力度,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努力为解决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和水资源空间分布失衡问题贡献河海智慧与河海力量。引导学校科研工作者和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将科研追求融入祖国建设伟大征程中,与祖国同向同行,以深化内涵发展的新成效,以“双一流”建设的新业绩,不断开拓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境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河海大学校长徐辉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的四个“面向”和两个“更加”,精辟指出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科技发展的新坐标。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河海大学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始终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征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面向新时代,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嘱托,切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说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加快”强调科技原始创新的紧迫性,提出“四个面向”为科研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指明了方向。总书记对“十四五”及更长一个时期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重要指示,为学校“十四五”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规划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校将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科研体系建设,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弘扬科学家精神,转变科研管理职能,优化科研资源配置,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失衡、农业面源污染、新能源技术不足等重大现实问题提供河海智慧、河海方案。

科技处处长王锦国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校“十四五”科研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是学校“十四五”创新发展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科技处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内涵,围绕服务国家和行业重大战略及工程需求、服务江苏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深化协同创新,深入践行有组织科研创新模式,释放科技政策红利,完善科技管理全链条服务,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广泛动员全校科研力量,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做好科研攻关,全面提升支撑服务能力,服务系统治水重大需求。

长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鲁春辉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让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简称“长江院”)的使命感更加强烈,对未来的信心更加坚定,也为长江院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将继续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基础研究,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构建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科学体系;同时,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海内外优秀人才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水生态与环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工程安全、岸线保护与绿色航道、智慧水利、绿色发展战略等方向,加强创新人才培育,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期刊部主任钱向东说,第一,针对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客观认识到我国基础研究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解决科技创新的源头问题。以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以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学术引领力和话语权。第二,从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出发,强调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第三,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科技改革的重要任务,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第四,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的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爱国科学家,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典范。作为科技工作者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水文院副院长、教授雍斌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水资源空间分布失衡,带来不少问题。实际上,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就是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尽管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85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其中黄河、淮河、海河等流域人均占有量更低。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仍然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重水问题。我们从事水文水资源领域工作的科研人员更是责无旁贷,更应该积极投身到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工作中,提出能够解决实际水矛盾、攻克实际水问题的可行方案。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与国家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

环境院副院长、教授林涛说,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总书记指出“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教师将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河海大学环境学院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发挥“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的总体学科强势特色,将聚焦流域水环境演变、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农田/农村面源污染防控、饮用水安全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为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提供河海智慧和解决方案。

能电院副院长、教授许昌说,认真研读了《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对目前我国科研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方面的论述,非常及时,非常准确,也非常鼓舞。特别是本人研究的新能源领域被作为未来重点攻关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及,非常兴奋。河海大学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高校,有信心并义不容辞为未来十四五新能源关键技术攻关,奉献自身应有全部。

地学院副院长、教授窦智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指明了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同时提出要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特别提到的关于场地污染、水资源等问题与我院学科内涵、科学研究主要方向密切相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院“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科技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提振信心,鼓舞士气。学院科技工作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联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为河海大学地球科学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而努力奋斗。(宣传部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