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学院是河海大学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术精英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专门学院。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2010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大禹学院在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将实践教学落实于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作了有益探索,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习、实践、研究相互促进”为原则,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重新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适当缩减理论课时,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使实践学分数占总学分数的比例达到了27%;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等校内外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实践竞赛活动;对每位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建立成长档案,培养学生自觉成才的信心和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学院制定了《大禹学院学生专业分流实施办法》,做好专业分流工作,同时实行导师制,一、二年级每班配备教学名师为班导师,三年级开始实行专业导师制,学生每5人一组,聘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优秀指导教师进行专业指导;鼓励学生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加强英语语言和实际运用能力培养,选送学生到境外高校等单位学习、考察和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申报专利、发表论文等科研实践活动,并给予一定经济资助;实行班级讨论会,每周举行一次,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学院重新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适当缩减理论课时,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使实践学分数占总学分数的比例达到了27%;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等校内外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实践竞赛活动;对每位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建立成长档案,培养学生自觉成才的信心和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学院制定了《大禹学院学生专业分流实施办法》,做好专业分流工作,同时实行导师制,一、二年级每班配备教学名师为班导师,三年级开始实行专业导师制,学生每5人一组,聘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优秀指导教师进行专业指导;鼓励学生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加强英语语言和实际运用能力培养,选送学生到境外高校等单位学习、考察和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申报专利、发表论文等科研实践活动,并给予一定经济资助;实行班级讨论会,每周举行一次,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