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心系灾区,积极行动,以不同方式为灾区人民献上爱心,为抗震救灾尽心尽力。我校还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开展抗争救灾科学研究活动。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学校党委和行政及时召开会议,布置有关工作,迅速组织全校各专业,提出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水利实用技术和地震次生水灾害与水问题应对措施。成立以林萍华书记、张长宽校长为组长的水利抗震救灾领导工作小组;成立以老专家为主的抗震救灾顾问组和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水利抗震救灾专家组。为灾区人民提供科技服务与指导,开展多场学术交流。
据水利部的具体要求,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专家积极配合,及时提供了“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五个省区供排水管理的相关情况与信息。我校多次以不同形式组织召开了应对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等科研组织工作研讨会,形成了一批地震、洪涝灾害防治及修复课题。我校任青文、李同春等教授参加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组织的关于加强水电工程防震抗震对策措施咨询会,提出了震区地质构造、混凝土水工建筑物、土石坝、地震与次生灾害的作用与防治等四个方面项目研究建议。
当前汶川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恢复重建的新阶段。学校积极组织相关教授围绕震损水电工程修复和灾后重建、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防范与长期处置、灾区安全供水与灌溉、高烈度区水利水电工程的抗震设防措施、地震对河势和水文情势的影响、水利抗震救灾信息管理等六个方面课题开展研究,为国家指导灾后重建提供科技咨询。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学校党委和行政及时召开会议,布置有关工作,迅速组织全校各专业,提出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水利实用技术和地震次生水灾害与水问题应对措施。成立以林萍华书记、张长宽校长为组长的水利抗震救灾领导工作小组;成立以老专家为主的抗震救灾顾问组和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水利抗震救灾专家组。为灾区人民提供科技服务与指导,开展多场学术交流。
据水利部的具体要求,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专家积极配合,及时提供了“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五个省区供排水管理的相关情况与信息。我校多次以不同形式组织召开了应对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等科研组织工作研讨会,形成了一批地震、洪涝灾害防治及修复课题。我校任青文、李同春等教授参加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组织的关于加强水电工程防震抗震对策措施咨询会,提出了震区地质构造、混凝土水工建筑物、土石坝、地震与次生灾害的作用与防治等四个方面项目研究建议。
当前汶川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恢复重建的新阶段。学校积极组织相关教授围绕震损水电工程修复和灾后重建、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防范与长期处置、灾区安全供水与灌溉、高烈度区水利水电工程的抗震设防措施、地震对河势和水文情势的影响、水利抗震救灾信息管理等六个方面课题开展研究,为国家指导灾后重建提供科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