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书记从剖析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关系开篇。他说,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而大学精神则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地浸透到大学文化的行为主体和各种表现载体中,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等功能在大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郑书记对如何凝练出更能贴近河海实际,更能反映河海人的本质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河海精神进行了探求。他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我校的传统、文化和发展历程,向在座的同学们阐述了河海精神中“上善若水,笃学敦行”的深刻内涵。他说,“上善若水”四个字与河海大学有着不解之缘,河海大学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学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出的河海人所特有的“勇于奉献、胸襟博大、诚实谦逊、追求执着”的精神,都饱含着水的特性;而“笃学敦行”中所蕴含的“博闻强识、严谨求真、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精神则也是河海人所特有的品性和追求的目标。为更好说明这个观点,郑书记在他精心准备的课堂演示幻灯片里,编辑了90多年来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许多经典图片,这些图片和图表、文字交错演绎,给人以启迪。特别是当郑书记结合“饮水思源石”、“张闻天铜像”、“情系河海”和友谊山上的“马歇尔公馆”、“中日友谊树”等一幕幕熟悉而真实的校园景观,讲解其中的文化意义时,同学们被深深触动,掌声雷动。
最后,郑书记殷切寄语同学们秉承河海传统,弘扬河海精神,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毋负使命,尽快成长为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水平高、综合适应能力强,未来国家发展需要的社会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