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目标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切入点,通过四校共建,文、理、工、医学科之间的渗透,有效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和塑造思想品德高尚、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专业素质精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身心健康的高级专门人才。经过五年左右的建设,使四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场地设施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教学成果,在全省高校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基地建设中要建立五个联合运行机制,即校园文化互补机制、课程资源连通机制、智力资源共享机制、学生社团互动机制、实践活动联合机制;同时也要彰显四校特色并做到特色共享。四所高校一共拿出329门人文素质选修课共享,学校间学生可以互选,并互认学分。从已经确定的课程来看,河海大学提供131门人文素质课,如移民学、环境法等,南航提供的121门课中有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外建筑欣赏等,南师大提供的56门课中,有书法艺术、现代社交礼仪等,南医大的21门选修课中有心理卫生学、沟通理论与实践等,各具特色。授课学分有的是1个学分,也有的为2个学分。四校的学生还可以共同组织文化活动和开展社会实践等。四校均按年度拨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专项经费,各校每年确保30万元,并逐年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