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11月2日,我校召开20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校长张长宽教授、校党委副书记郑大俊教授、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以及常州校区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招生及就业指导办公室、研究生院、常州校区分别做了工作汇报,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与商学院(常州)分别作了经验介绍。我校2006届本科毕业生4835人,毕业研究生1356人,人数创下历史最高峰。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全校上下高度重视,营造了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氛围,通过继续实施就业“五大工程”等举措,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06届毕业生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以及到国家重点单位、大型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就业的人数有较大增加,提升了就业质量。与用人单位联系更加紧密,与吴江、绍兴、太仓、赣州等地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开拓了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冶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就业新领域。毕业生素质也不断提高,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就业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张校长认真听取了汇报,认为大家为就业工作作出了不少努力,经验介绍也很好,值得相互借鉴与交流。张校长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结构、社会的整体环境、高校和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等角度出发,要求进一步认清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同时也指明了就业工作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进一步健全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就业工作顺利开展;三是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前瞻性的研究与分析;四是进一步稳定传统就业市场,不断开拓新的就业市场;五是进一步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六是鼓励创新,不断探索就业工作新的方法和途径。郑书记最后作会议总结,也提出了要求,即就业规律要研究,择业教育要前移,就业观念要转变,工作重心要下移,就业质量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