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发明家论坛”开幕式暨第六届“发明创业奖”颁奖典礼近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并讲话。颁奖典礼上,向50位发明人颁发了第六届“发明创业奖”,向其中做出重大贡献的10位发明人颁发了第六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我校王超教授获此殊荣。
王超教授长期从事水资源保护与水质改善工程科技研究及技术推广,近年来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第一发明人48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江苏省百件优质发明专利1项。其中“河岸面源污染物截留净化技术”系列发明成果,开发了景观型多级阶梯式人工湿地护坡系统,将人工湿地净污原理运用于护坡和滨水带之中,解决了人工湿地梯级布置、生态砼配比、基质材料选择、季节植物配置、面源逐级净化、护坡稳定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护坡稳定性、净污性和景观性的有效结合以及滨水带植物有序控制;“河流水质强化长效改善技术”系列发明成果,开发了仿生植物体和浮床植物与生物膜复合的技术系统,运用人工弹性材料作为微生物的附着载体以及植物浮床与生物膜有机结合来净化河流水体,解决了弹性材料选择、仿生植物体制作、微生物附着和脱落更替、浮床载体环保化、床体水气交换和复氧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仿生植物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又不影响河流行洪和航运功能以及浮床载体对污染物高效净化和长效使用。主要发明成果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效益。
“发明创业奖”是经国家奖励办批准,由中国发明协会在2005年设立的奖项,主要奖励有重要技术发明和创新、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产业化应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发明人。
王超教授长期从事水资源保护与水质改善工程科技研究及技术推广,近年来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第一发明人48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江苏省百件优质发明专利1项。其中“河岸面源污染物截留净化技术”系列发明成果,开发了景观型多级阶梯式人工湿地护坡系统,将人工湿地净污原理运用于护坡和滨水带之中,解决了人工湿地梯级布置、生态砼配比、基质材料选择、季节植物配置、面源逐级净化、护坡稳定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护坡稳定性、净污性和景观性的有效结合以及滨水带植物有序控制;“河流水质强化长效改善技术”系列发明成果,开发了仿生植物体和浮床植物与生物膜复合的技术系统,运用人工弹性材料作为微生物的附着载体以及植物浮床与生物膜有机结合来净化河流水体,解决了弹性材料选择、仿生植物体制作、微生物附着和脱落更替、浮床载体环保化、床体水气交换和复氧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仿生植物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又不影响河流行洪和航运功能以及浮床载体对污染物高效净化和长效使用。主要发明成果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效益。
“发明创业奖”是经国家奖励办批准,由中国发明协会在2005年设立的奖项,主要奖励有重要技术发明和创新、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产业化应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发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