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企业管理学院党委深入贯彻学校党委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围绕学校和学院的中心工作,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文化育人为中心,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融入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进程。
党建统领,谱写发展新篇章
学院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形成了以“强化思想教育,搭建展示平台,突出模范作用,培养优秀人才”为思路的党建工作模式,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
学院党委积极探索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使学生党建工作建立起从党员发展到后期教育管理、作用发挥和支部建设的一套完整体系,坚持一个中心,创建学生党员学习型支部;抓好两大窗口,展示学生党员先进性形象;创新三项举措,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培养四类典型,凸显先进性教育成效。形成了“两推一公示”、“两学一量化”、“两站一示范”和 “两完善一提升”的新模式。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考核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保证了学生党员的质量并举,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党性修养、创新能力、作用发挥得到显著提升。学院党委通过与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合作共建,组织党员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0年以来,学院党委组织开展的“践行核心价值观·传递青春正能量”系列主题党日活动,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学院党建品牌“‘1234’大学生党建新模式”在常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建品牌建设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党委将立德树人放在学院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四进四信讲师团”引领青年。学院党委充分发挥理论社团的作用,通过选拔优秀青年党员、团员,组建“四进四信讲师团”,通过“微团汇”、“微团课”、“微视频”等方式,推动“四进四信”学习活动常态化开展,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理论素养,取得了显著成效。“四进四信讲师团”项目被评为高校共青团优秀基层项目。
以“五微”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举办“微学习”、“微培训”、“微教育”、“微志愿”、“微代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以学生喜欢的方式,通过学生看得见、听得懂、摸得着的方式,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主题教育活动凝聚青年。学院坚持每月有主题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3月“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月”,4月“学风建设月”,5月“团员读书月”,6月“我的青春故事”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9月“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新生入学主题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10月爱国主义教育月、“四进四信”主题教育月,11月“崇德向善、勤廉笃实”廉洁文化月,12月“感恩”主题教育月。使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特色更加突出,服务青年更加有效,社会影响更加广泛。
以“道德讲堂”活动感召青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力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人人讲道德、处处树新风的道德风尚,学院党委创新举办“道德讲堂”活动,先后邀请江苏省道德模范王德林先生、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张源新家庭到“道德讲堂”开讲。旨在让“道德融入生活”,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身边看得见、学的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推动大学生德育教育建设规范化和常态化。
以文化人,切实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院通过模块化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发挥文化的涵养教化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增强了学生文化自信。
以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学院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培训—中华传统文化创作—中华传统文化作品展示等环节,模块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2015年至今,学院每年邀请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开展剪纸、雕刻、泥塑等系列培训活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开展“河韵成海,大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大赛,启发与鼓励了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创作作品展示、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汉字书写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达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想,学有所获的目的。
以革命文化感召学生。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党性党史教育,用革命文化感召青年学生,发挥纪念馆的教育功能和阵地作用。学院党委在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学院充分发挥常州三杰纪念馆的革命文化资源优势,通过组建志愿讲解员团队开展“益青春”义务讲解,组织党员、团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开展走进常州三杰的“道德讲堂”,开展“常州三杰事迹展板进高校”等系列活动,弘扬“常州三杰”优秀事迹,增强了革命文化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学生。学院于2015年9月与常州市检察院共建警示教育基地、廉洁教育基地,积极响应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号召,依托廉洁文化月,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意识,帮助建设警示教育反馈机制,提升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识,增强学生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意识,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
学院多举措加强文化建设,营造了人才培养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展示了河海学子的文化素养。 学院“四进四信讲师团”项目被评为高校共青团优秀基层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行诗征集活动”荣获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优秀项目,“益青春”义务讲解志愿服务项目获江苏省青年公益项目大赛优秀奖。(胡井军、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