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校办产业党工委以深化校办企业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切实推进校办企业改制工作,不断强化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理顺管理体制明晰资本纽带关系
近年来,在学校成立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经资委)、成立江苏河海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产公司)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职能和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了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校办产业党工委(以下简称产业办、产业党工委)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强化了资产公司对所属企业的监督管理。
作为学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机构,经资委代表学校行使股东职权,负责校办企业国有资产重大事项的管理。产业办、产业党工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学校产业发展规划,负责学校直接出资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管、企业改制和资产划转工作。资产公司负责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管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学校基本形成了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规范的企业资产管理体制。
推进校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加大企业改制和资产划转工作力度,先后完成了出版社、设计院、工程技术公司的改制工作,并将出版社、设计院、工程技术公司、工程监理公司、电力软件公司等公司制企业隶属于学校的净资产划转至资产公司,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防火墙”。企业改制、资产划转、股权变更过程中涉及的改制方案、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均依据财政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开展工作,并按照规定程序履行报批、备案手续。目前,学校正在对最后一个正常经营的全民企业—河海大学印刷厂进行公司制改制。
按照教育部关于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学校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对与学科建设无关、对教学科研无促进作用或长期不向学校分配利润的企业依法依规开展了关停并转工作。
在校企改制的同时,学校逐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制定了《河海大学派出董事、监事管理办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派出董事、监事管理办法》,强化所属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管职能。资产公司及其所属企业均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规模较小的两个企业设立了执行董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审议企业年度工作总结、来年工作计划、财务决算和预算报告,依据公司章程决策重大事项。
强化国资监管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为了强化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学校制定了《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关于校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廉洁从业的有关规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企业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所属控股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管理办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行为,强化过程管理和风险防控。
针对资产公司及其全资、控股企业经营层薪酬体系尚未健全的问题,学校制定了《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经营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与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试行)》、《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经营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与绩效考核办法(试行)》、《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所属全资、控股企业经营层管理人员薪酬制度指导意见(试行)》、《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所属全资、控股企业经营层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试行)》等管理办法,通过规范资产公司及其全资、控股企业经营层的薪酬体系强化对企业经营层的绩效考核。
加强党建工作营造和谐经营环境
加强党建工作的责任落实,在下达各企业年度经营目标中,把党建工作和廉政建设任务作为重要任务和重点考核目标。与企业负责人开展谈心谈话,督促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实施企业负责人述廉制度。认真抓好党支部建设,配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活动。深入企业了解、掌握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维稳工作。耐心细致做好工人的来信来访,较好地解决了部分企业集体制工人退休待遇问题。加强党工委对工会工作的领导,积极开展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活动,关心职工生活和工作,使工会组织成为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平台。
依托学科优势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出版社、设计院、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海科技)等企业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大力彰显水利特色,积极开展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出版社围绕企业的发展和定位,以网络化教育与培训、数字化资源建设、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创新能力建设,“水利教育培训数字化资源库与远程教育平台”等两个项目获得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资助,“水利教育数字出版工程”等三个项目获得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资助,资助额度合计达1460万元。《水稻控制灌溉理论与技术》入选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科学技术类),获得首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碾压混凝土坝安全诊断与预警理论和方法》、《大型泵站结构设计分析及抗振安全度评价》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得201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河网地区水源水质净化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湿地科学专题研究》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依托学校在水利、土木、农业、环境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和学科优势,资产公司联合设计院、河海科技积极申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基于云计算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关键技术及应用”等三个项目获得3817万元国拨资金资助,为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法人实体,河海科技依据国家水利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紧密围绕工程中心的建设目标开展创新能力建设。2011年,工程中心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2015年,工程中心首次参加国家发改委评价(评价内容为2013-2014年运行业绩),获得优秀等级并在101家参评单位中排名第四;2016年,工程中心“流域水资源调配仿真测试中心”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创新能力基金800万元的资助。(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