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6日,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学联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河海大学获优秀组织奖,参赛作品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项。比赛期间,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星莺、团省委书记王伟、省教育厅副厅长苏春海等领导到我校展位指导,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到赛场指导。
经过现场答辩、评审,我校选送的8件作品分别参与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能源化工、经济、社会、教育、管理等组别角逐,并全部获奖。其中,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推报,戴锐老师指导,陈天辉和朱文豪等同学完成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基于寻访调研的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体系重建研究》获特等奖。
由水文水资源学院推报,徐兴涛老师指导,李承龙和莫然等同学完成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金属-有机框架导电结构的电容去离子增强调控及苦咸水淡化利用研究》获得一等奖;由土木与交通学院推报,陈徐东等老师指导,沈楠和刘赛赛等同学完成的科技发明制作《全废弃钢渣骨料高强耐寒透水混凝土》获得一等奖;由商学院推报,黄永春等老师指导,吕小鹿和邹思雨等同学完成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精准扶贫视角下研究型大学“科技-人才-产业”协同扶贫模式的探索创新——基于河海大学帮扶石泉县的调查思考》获得一等奖;由公共管理学院推报,曹志杰等老师指导,伍敏和陈秋睿等同学完成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多元共治: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区域化实践模式探索 ——基于7省区17个节水型试点县区的实证调查》获得一等奖;由物联网工程学院推报,张学武等老师指导,万至达和黄渊博等同学完成的科技发明制作《水库大坝水下坝体裂缝成像检测系统》获得一等奖;由企业管理学院推报,胡井军等老师指导,姜明栋和杨晓卉等同学完成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江苏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现状调研与对策分析——基于嵌入河长主体的多元协同视角》获得一等奖;由环境学院推报,李轶老师指导,徐晨和吴文祥等同学完成的科技发明制作《新型可见光响应的漂浮型氮化碳/珍珠岩绿色杀菌材料》获得二等奖。
本届“挑战杯”省赛以“青春迎挑战,建功高质量”为主题,吸引了全省125所高校的640件作品参赛,98所高校的321件作品入围决赛,参赛学校数、学生数、作品数均创历史新高。(朱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