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5日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要求,对广大师生予以勉励和期望。希望他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近日,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开展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活动,并将之作为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组织学院师生通过集中学习、交流讨论畅谈了学习体会。
李同春院长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农业工程学院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保持农业水利、水稻节水灌溉等特色基础上,加大农业水土资源规划与保护、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防控及土壤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力争尽快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并加强应用推广,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陈毓陵书记说: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把握其时代背景和重大指导意义,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习回信精神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使命和担当,全面提升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水平,培养知农爱农、富农惠农的人才,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系统治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徐俊增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指明了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学科布局方面我们要围绕生物、信息、工程技术,布局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生态修复等领域,科研究方面要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水土环境保护与修复等开展研究,人才培养方面要探索产学研联合、农科教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河海力量。
郝树荣副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刻阐述了涉农大学的使命与青年的使命,作为一名班导师,我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同时引领学生成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共同为国家农业农村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青年教师张睿说:总书记的回信为我国涉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着力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为我国农业水利工程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殷国玺老师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新时代农业工程的办学方向,注重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开展农业工程创新技术研究,构建起开放、协同、高效的科技研发平台,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应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美丽乡村建设做出贡献。
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蔡少杰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殷殷关怀寄深情,话语声声崔奋进。作为一名农业工程学院学生,深觉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对接农业创新发展新要求,成长为高水平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新时代希望的田野里建功立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生丁旭洁说:国家对涉农学科乃至“三农”事业的重视不言而喻,也更坚定了我知农、爱农、学农、投身“三农”的决心,我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练就强农兴农的过硬本领,传承涉农人的奋斗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服务“三农”的生动实践中施展才华,落实回信精神,践行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
农业工程学院全体师生深刻领会总书记回信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回信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以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导,积极谋划学院发展,完善学科规划与布局加强团队和师资队伍建设,在师德师风“守初心,担使命”方面下功夫,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聚焦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产出,服务乡村振兴,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相关工作。(国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