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海大学自2001年开始开展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2003年省教育厅批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4个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在3年的建设中,学校采取的主要举措有:一是健全机构,明确目标任务。成立了领导小组,分析专业现状,明确建设思路,编制目标任务书。二是落实责任,实行项目管理。学校定期组织专家评估,每年进行一次年终检查,两年进行一次中期考核。三是加大投入,保证建设经费。共投入专项建设经费313万元,累计投入经费2000余万元。主要成效有:一是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全国优秀教材等一大批突出成果;二是科研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在2004年全校2.6亿元的科研经费中,上述专业占68%,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也明显增多;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很大加强,309名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61名,博士学位147名,高级职称195名,国家教学名师及入选各级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师多出自上述专业;四是学生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95%以上,用人单位评价高,品牌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已成为其他高校的重要参考依据。
专家组听取了学校的工作汇报,查阅了有关资料,考察了教学及实验设施,并与教师进行了广泛交流。专家组对河海大学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建设工作不仅起步早,而且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撑,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效果显著,突出表现在申报实在、工作实在、成绩实在、总结实在,对其他专业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学校对验收工作准备充分,汇报全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专家们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建议学校积极申报国家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在总结一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学校目前又投入经费390万元,启动了二期校级品牌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二期建设的13个专业是农业水利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工程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思想政治教育、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